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牙本质屏障细胞毒性试验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牙本质屏障细胞毒性试验是评估牙科材料生物安全性的重要检测手段,主要用于测试材料对牙髓细胞的潜在毒性作用。牙本质作为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具有多孔性,可能导致牙科材料中的化学物质渗透至牙髓,引发炎症或细胞损伤。随着新型牙科材料的广泛应用(如复合树脂、粘接剂、种植体涂层等),该试验成为确保临床安全的核心环节。通过模拟牙本质屏障的生理环境,研究者可量化材料释放成分对细胞的抑制率、形态变化及代谢功能影响,从而为材料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牙本质屏障细胞毒性试验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
1. 细胞存活率测定:通过MTT法或CCK-8法评估材料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2. 细胞形态学观察:利用显微镜分析细胞膜完整性、空泡化及凋亡现象;
3. 炎症因子释放检测:定量分析IL-6、TNF-α等炎症标志物的水平;
4. 屏障功能评估:检测跨膜电阻(TEER)和荧光素钠渗透性,评价牙本质屏障模型的完整性;
5. 基因表达分析:通过qPCR或Western blot研究毒性相关基因(如Caspase-3、Bax/Bcl-2)的表达变化。
试验中需使用以下关键仪器设备:
- 细胞培养箱:维持37℃、5% CO₂的恒温恒湿环境;
- 倒置显微镜:实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 酶标仪:用于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及炎症因子浓度;
- 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率和周期分布;
- Transwell小室:构建牙本质屏障体外模型;电化学工作站:测定TEER值。
试验流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1. 屏障模型建立:将牙本质片处理成标准化厚度(通常0.5-1mm),置于Transwell装置中,接种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如hDPSCs);
2. 材料浸提液制备:按ISO标准将材料浸泡于培养液,37℃浸提24-72小时;
3. 暴露实验:将浸提液加入屏障模型的供体室,通过动态渗透模拟临床条件;
4. 终点检测:分别在24h、48h、72h采集细胞样本,进行存活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
该试验需严格遵循及行业标准:
- ISO 7405:2018:牙科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的基准,规定细胞毒性分级标准(0-4级);
- GB/T 16886.5-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明确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方法;
- FDA Guidance Document:要求材料浸提液的制备比例(如6 cm²/ml)及暴露时间;
- ASTM F813-20:标准化牙本质屏障模型的建立参数,包括孔径、流速控制等技术细节。
通过上述系统性检测,可科学评估牙科材料的安全性,为临床选择低毒性材料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推动行业标准的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