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植物性食品草甘膦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草甘膦(Glyphosate)作为使用量大的广谱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杂草防控。然而,其在植物性食品中的残留问题引发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长期摄入过量草甘膦可能对人体内分泌系统、肠道菌群及肝脏功能产生潜在危害。因此,建立准确的检测体系对保障食品安全、规范农药使用及满足贸易技术要求具有重要意义。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及中国等均制定了严格的残留限量标准,其中欧盟对谷物类产品的大残留限量(MRL)为10 mg/kg,而我国GB 2763-2021规定谷物中限量为5 mg/kg。
植物性食品草甘膦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草甘膦本体残留量
2. 主要代谢物氨甲基膦酸(AMPA)含量
3. 不同基质(如谷物、果蔬、茶叶)中的特异性检测
4. 加工食品中降解产物的追踪分析
需特别注意样品基质效应可能导致的检测偏差,要求建立针对不同食品类型的检测模型。
现代检测体系主要依赖以下精密仪器:
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具有高灵敏度(检测限可达0.01 mg/kg)和抗干扰能力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需衍生化处理,适用于非极性基质检测
3.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仪(ELISA):适用于快速筛查,检测限约0.1 mg/kg
4. 超液相色谱(UHPLC):提升分离效率,缩短检测周期
实验配套设备包括冷冻离心机、氮吹仪、固相萃取装置等前处理系统。
主流检测流程包含三大关键环节:
1. 样品前处理:采用QuEChERS方法快速提取,配合C18或石墨化碳黑柱净化
2. 衍生化反应:使用九氟丁醇(HFBA)或三甲基硅烷(TMS)进行衍生,增强检测信号
3. 仪器分析:通过MRM(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内标法校正基质效应
标准化方法包括AOAC 2008.01、EPA Method 547,我国主要依据GB/T 20769-2008标准。
检测过程需严格执行:
1. 空白对照与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应控制在70-120%)
2. 平行样检测(RSD≤15%)
3. 标准曲线线性验证(r²≥0.995)
4. 定期参与FAPAS等能力验证
现行标准体系涵盖ISO 16308:2014水样检测、GB 23200.121-2021植物源食品检测等规范,新研究正在推进LC-MS/MS直接检测技术以简化前处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