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雾粒直径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雾粒直径检测是气溶胶科学、环境监测、工业喷雾设备及医疗雾化技术等领域的关键参数分析手段。雾粒的大小直接影响其扩散性、沉降速度和作用效果。例如,在农药喷洒中,雾粒过大会降低有效覆盖面积,过小则易受气流影响飘散;在医疗雾化治疗中,雾粒直径需控制在1-5μm才能有效进入肺部。因此,测量雾粒直径对优化产品性能、保障应用安全和提升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雾粒直径检测通常包括以下核心指标: 1. 体积中值直径(VMD):表征50%雾粒体积对应的粒径; 2. 数量中值直径(NMD):反映雾粒群体的平均分布情况; 3. 粒径分布范围(Span值):评估雾粒均匀性; 4. 几何标准差(GSD):量化粒径分散程度; 5. 雾粒浓度与形状因子等辅助参数。
根据测量原理可分为三类仪器: 1. 激光衍射粒度仪:基于Fraunhofer/Mie散射理论,适用于0.1-2000μm范围; 2. 动态图像分析系统:通过高速摄像捕捉雾滴形态,支持实时动态分析; 3. 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可同步测量粒径与速度分布; 4. 电子显微镜(SEM/TEM):用于高精度离线检测(需样品制备)。
主流检测方法包括: 1. 激光衍射法: - 雾化装置生成稳定雾场 - 激光束穿透雾区采集散射光强分布 - 通过反演算法计算粒径分布 2. 动态图像分析法: - 高速相机拍摄雾滴运动轨迹 - 图像处理软件提取形态学参数 3. 沉降法: - 基于斯托克斯定律计算沉降速度与粒径关系 - 适用于静态大颗粒检测
主要参照以下标准体系: 1. ISO 13320:2020:激光衍射法粒径分析通用规范 2. ASTM E799-03:雾化液滴特性测试标准 3. GB/T 19077-2016:粒度分布激光衍射法 4. YY/T 0755-2020:医用雾化器雾粒性能测试标准 检测时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匹配标准,实验室需通过 /CMA认证以确保数据性。
注:实际检测需结合雾化系统工况参数(如压力、流量)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进行温湿度补偿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