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其他

无线麦克风, 类似的射频音频连接设备, 无绳音频和入耳监测设备检测

发布日期: 2024-06-21 17:34:53 - 更新时间:2024年06月29日 15:22

无线麦克风, 类似的射频音频连接设备, 无绳音频和入耳监测设备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YD/T 1644.2-2011手持和身体佩戴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 人体模型、仪器和规程 第2部分:靠近身体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比吸收率(SAR)评估规程(频率范围30MHz~6GHz)

本部分适用于任何能够发射电磁场(EMF)、使用时按制造商描述的方式靠近人体且其发射部分距离人体不大于200mm的无线通信设备,无论是手持式或者置于脸部前方式,还是身体佩戴式、集成其他发射或不发射设备或者附件(如带夹、相机或者蓝牙),或者植入服装内等方式。使用时发射部分靠近耳边使用的设备可按YD/T 1644.1 (IEC 62209-1:2005)的要求测试。本部分适用于工作频率范围在30MHz~6GHz的射频照射,也可用于测量靠近人体的多个无线电发射源的同时照射。本部分给出了下列设备类型的定义和评估流程:身体佩戴式、身体支撑式、桌面式、置于脸前式、手持式、置于膝上式、肢体佩戴式、多频段、对讲机式、服装集成式。设备类型包括但不局限于移动电话、无绳电话、辅助广播设备和个人电脑内的无线电发射器。本部分给出一种评估无线设备与SAR限值符合性的可重复和保守的测量方法。因为现有研究表明不包含表征人手部分的人体模型可以给出一个在人体躯干和头部内SAR评估的保守情形,如果设备预期是靠近头部或者躯干使用或使用躯干支撑,在评估时人体模型并不包含表征人手的部分[73],[80]。本部分不适用于发射或者不发射的医学植入设备的照射评估。本部分不适用于距离人体超过200mm的设备的照射评估。本部分引用了YD/T 1644.1 (IEC 62209-1:2005)中适用的某些完整的章节,并给出不同部分的说明。

YD/T 3030-2016人体暴露于无线通信设施周边的射频电磁场的评定、评估和监测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如何从多种可用的人体暴露于电磁辐射的评估方法标准中,根据需要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标准的程序,适用的频率范围为9kHz~300GHz,内容包括评价暴露的程序和证明符合现有暴露限值标准的程序。本标准适用于人体暴露于无线通信设施周边的射频电磁场的评定、评估和监测。

ITU-R M.1767-2006基本的VHF和UHF共用指定波段陆地数字视频和音频广播系统的陆地移动系统的保护

The purpose of this Recommendation is to establish a protection criterion of land mobile systems from terrestrial digital video and audio broadcasting systems in the VHF (174-230 MHz) and UHF (470-862 MHz) shared bands allocated on a primary basis, where

ITU-R REPORT BS.2161-2009用于广播应用的低延迟音频编码

This Recommendation describes the low delay audio coding for broadcasting applications such as the requirements for digital wireless microphones, studio, outside broadcasting and so on.

ITU-R REPORT BT.2069-4-2009陆地电子新闻采集(ENG),电视实况转播(TVOB)和电子现场制作(EEP)系统的调谐范围和运行特征

This Report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errestrial 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 (ENG), television outside broadcast (TVOB) and 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 (EFP) systems.

上一篇:1GHz到40GHz频率范围的短距离无线设备检测 下一篇:9kHz至25MH范围的短距离无线设备和9kHz至30MHz的线圈感应系统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无线麦克风, 类似的射频音频连接设备, 无绳音频和入耳监测设备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