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建筑密封材料弹性恢复率的测定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建筑密封材料的弹性恢复率是衡量其耐久性和密封性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建筑接缝的防水、隔音及耐候性。弹性恢复率反映了材料在经历拉伸或压缩变形后恢复原始形状的能力,是评价密封胶、膨胀条等材料使用寿命的关键参数。随着建筑工程对密封性能要求的提升,科学测定弹性恢复率对于材料研发、质量控制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弹性恢复率测定的核心项目包括:材料在特定拉伸或压缩变形条件下的恢复能力、大拉伸率下的残余变形量以及循环荷载后的性能稳定性。此外,还需同步检测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相关力学参数,以全面评估其综合性能。
主要使用以下设备完成检测:
1. 万能材料试验机:配备高精度力值传感器和位移测量系统,精度需达到±1%;
2. 专用夹具:确保试样夹持牢固且不产生滑移;
3. 测厚仪:测量试样初始厚度,精度0.01mm;
4. 恒温恒湿箱:用于试样预处理及试验环境控制。
依据GB/T 13477-2017《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1. 试样制备:将材料制成标准哑铃型试件,尺寸为(115±1)mm×6mm×6mm;
2. 初始标距设定:在试件表面标记100mm基准线;
3. 拉伸处理:以5mm/min速度拉伸至规定伸长率(通常为或150%);
4. 保持时间:在拉伸状态下恒温保持24小时;
5. 弹性恢复:解除约束后静置30分钟,测量残余变形量;
6. 结果计算:通过公式(1-残余变形/总变形量)×得出弹性恢复率。
国内外主要检测标准包括:
1. 中国标准:GB/T 13477-2017、JC/T 881-2017;
2. 标准:ISO 7389:2002《建筑结构接缝密封胶弹性恢复率的测定》;
3. 美国标准:ASTM C736-2020《弹性密封胶弹性恢复的标准试验方法》。
各标准在试样尺寸、试验温度、拉伸速率等技术细节上存在差异,需根据材料类型和应用场景选择适用标准。
通过规范化的检测流程和的仪器测量,能够准确评估建筑密封材料的服役性能,为工程选材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建议定期进行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