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绝缘材料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测定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omparative Tracking Index,CTI)是衡量绝缘材料在潮湿和污染条件下抵抗表面漏电起痕能力的关键参数,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电子元件及高压绝缘部件的选材与安全评估中。CTI值越高,表明材料在恶劣环境下抵抗电痕形成的能力越强,从而降低因漏电引发的短路、火灾等风险。随着电气设备小型化和高密度集成化的发展,对绝缘材料CTI的测定需求日益凸显,成为材料研发、质量控制和行业标准认证的核心内容之一。
CTI测定主要包括以下检测项目: 1. **电痕化电压测定**:确定材料在特定污染液(如氯化铵溶液)下发生电痕化的起始电压; 2. **电痕化时间记录**:记录材料从施加电压到形成导电通路的持续时间; 3. **耐压等级划分**:根据测试结果将材料划分为不同CTI等级(如CTI 600、CTI 400等); 4. **表面形貌分析**:观察电痕化后材料表面的碳化路径和损伤程度。
CTI测定需使用设备,包括: 1. **CTI测试仪**:配备可调高压电源和电极系统; 2. **电极装置**:通常采用铂金电极,间距固定为4mm; 3. **污染液滴加装置**:精确控制氯化铵溶液的滴落速率(如25滴/分钟); 4. **计时与记录系统**:实时监测电压、电流及电痕化时间; 5. **环境控制单元**:确保测试在恒温恒湿(如23℃±2℃,50%±5% RH)条件下进行。
CTI测定遵循标准化流程: 1. **样品制备**:将材料加工成标准尺寸(通常≥15mm×15mm×3mm),表面清洁无缺陷; 2. **电极安装**:按标准间距固定电极,施加垂直压力(约1N); 3. **污染液滴加**:在电极间持续滴落0.1%氯化铵溶液; 4. **梯度升压测试**:以25V为步长逐步提升电压,每个电压水平维持至电痕化或达到规定时间(如100秒); 5. **终点判定**:当材料表面形成连续导电通路或电流超过0.5A时终止测试; 6. **重复验证**:同一材料需进行5次有效测试,取低耐受电压作为CTI值。
CTI测定需严格遵循及行业标准: 1. **IEC 60112**:电工委员会标准,定义测试条件与判定方法; 2. **GB/T 4207-2022**:中国标准,等效采用IEC 60112,适用于固体绝缘材料; 3. **UL 746A**:美国保险商实验室标准,补充了材料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分级要求; 4. **ASTM D3638**: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针对有机材料的耐电痕化测试。
通过上述检测流程,企业可准确评估绝缘材料的长期可靠性,为产品设计与安全认证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推动高性能绝缘材料的研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