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 > 化工实验室 > 化工产品

绝缘材料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值的测定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5-24 16:57:00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16:57

绝缘材料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值的测定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测定的背景与重要性

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omparative Tracking Index, CTI)是评价绝缘材料在潮湿、污染环境下抗电痕化能力的关键参数,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电子元件及高压绝缘部件的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中。电痕化是指材料表面因电场和污染物的共同作用形成导电通道的现象,可能导致短路甚至火灾风险。CTI值的测定直接关系到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其在高电压、高湿度或粉尘较多的应用场景中,其重要性更为突出。通过CTI检测,可筛选出符合特定工况要求的绝缘材料,降低设备故障概率,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检测项目

CTI测定主要针对以下项目:
1. 材料抗电痕化能力:确定材料在特定电压和污染液作用下是否形成导电通道;
2. CTI值的标定:通过逐步升压法确定材料在50滴污染液下未发生破坏的高电压值;
3. 漏电痕迹长度与深度:量化电痕对材料表面的破坏程度;
4. 材料耐湿性及耐污性:评估环境因素对绝缘性能的影响。

检测仪器

CTI测定需使用设备,主要包括:
1. 高压电源:可调范围0-600V,精度±1%;
2. 污染液滴装置:控制0.1%氯化铵溶液的滴落频率(30秒/滴);
3. 铂电极系统:符合IEC 60112标准的4×4mm电极,间距4mm;
4. 样品夹具:确保测试过程中样品平整且与电极稳定接触;
5. 显微观测系统:用于测量电痕长度及深度。

检测方法

根据标准IEC 60112,CTI测定步骤如下:
1. 样品制备:裁切至少3块平整的20×20mm试样;
2. 污染液配置:使用0.1%质量浓度的分析纯氯化铵溶液;
3. 电压施加:以25V为步长逐步升压,每级电压下滴加50滴污染液;
4. 终点判定:通过目视或电流监测(>0.5A持续2秒)确认电痕形成;
5. 数据记录:记录破坏前高电压值,重复测试三次取中间值。

检测标准

CTI检测需严格遵循以下标准:
1. IEC 60112:电工委员会制定的基准测试方法;
2. ASTM D3638: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与IEC方法兼容;
3. GB/T 4207:中国标准,等效采用IEC 60112;
4. UL 746A:针对塑料材料的CTI分级要求(Class 1~4)。
需注意不同标准对污染液配比、电极尺寸及判定条件可能存在细微差异。

结语

CTI值的精确测定是保障绝缘材料性能的关键环节,需结合高精度仪器、规范操作流程及严格的标准执行。随着新能源设备、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对CTI检测的灵敏度与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型自动化测试系统和数字成像分析技术正在逐步应用,推动绝缘材料评价体系向智能化、化方向演进。

上一篇:同步发电机电压波形正弦畸变率的测定检测 下一篇:IP代码验证试验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绝缘材料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值的测定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