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雾化粒度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雾化粒度检测是通过对液体或悬浮液雾化后形成的微小液滴或颗粒进行粒径分析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喷雾干燥、制药吸入剂、燃油喷射、农药喷洒、3D打印及化妆品雾化等领域。颗粒的粒径分布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与效果,例如:药物吸入剂的肺部沉积率与粒径密切相关,燃油雾化效果决定燃烧效率,而喷雾均匀性则影响农业施药覆盖率。因此,精确的雾化粒度检测是优化工艺参数、提升产品质量及合规性的核心环节。
雾化粒度检测主要关注以下项目:
1. 粒径分布(PSD):表征不同粒径颗粒的占比,通常以D10、D50、D90表示累积分布百分位;
2. 体积平均粒径(VMD):反映颗粒体系的整体粒径水平;
3. 跨度(Span):衡量粒径分布的均匀性(Span=(D90-D10)/D50);
4. 几何标准偏差(GSD):定量描述分布宽窄;
5. 形态分析(可选):针对不规则颗粒的形状参数(如球形度、长径比)。
1. 激光衍射粒度仪(LD):基于Mie散射原理,适用于0.1-3500μm范围,具有快速、重复性高的特点;
2. 动态光散射仪(DLS):针对亚微米至纳米级颗粒(1nm-5μm),通过布朗运动分析粒径;
3. 图像分析法:结合高速摄像与AI算法,可同时获取粒径与形态数据;
4. 飞行时间法(TOF):通过颗粒在气流中的飞行速度计算粒径,适用于高速动态雾化场景。
1. 干法测量:直接采集雾化后的气溶胶颗粒,需控制气流速度与温湿度;
2. 湿法分散:将雾化颗粒导入分散介质中,适用于高浓度样品;
3. 原位在线监测:采用光纤探头实时检测雾化过程,避免采样误差;
4. 标准操作要点:包括背景校正、遮光率控制(8-15%)、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
1. 标准:
- ISO 13320:2020《激光衍射法粒度分析通用要求》
- ASTM E799-03(2019)《液滴粒径分布数据处理标准》
2. 国内标准:
- GB/T 19077-2016《粒度分布 激光衍射法》
- JJF 1211-2008《激光粒度分析仪校准规范》
3. 行业规范:
- 制药领域:USP<429>吸入制剂雾化特性测试
- 汽车行业:SAE J2715燃油喷嘴雾化性能标准
随着纳米雾化、微流控雾化等新技术的发展,雾化粒度检测逐步向高分辨率(0.1nm级)、多模态分析(粒径+速度+浓度同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为控制雾化过程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