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传感控制器件交变湿热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在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传感控制器件作为核心组件,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系统整体性能。交变湿热环境是这类器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高温高湿条件下的长期运行可能导致材料膨胀、绝缘性能下降、金属部件腐蚀等问题,进而引发功能失效或寿命缩短。因此,交变湿热检测成为评估传感控制器件环境适应性和耐久性的关键环节。通过模拟器件在极端温湿度循环变化下的工作状态,检测其电气性能、机械强度及密封性等指标,可有效验证产品的设计合理性和制造工艺稳定性。
交变湿热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耐湿热性能测试:通过设定温湿度循环曲线(如40℃/95%RH至60℃/85%RH),评估器件在48-96小时连续循环后的功能保持率。
2. 电气性能验证:检测绝缘电阻(≥100MΩ)、介电强度(AC 1500V/1min无击穿)、信号输出稳定性(偏差≤±1.5%)等关键参数。
3. 材料稳定性分析:观察壳体、连接器等部件的形变、裂纹或镀层脱落现象,使用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进行微观结构分析。
4. 密封性检测:通过氦质谱检漏或压力衰减法验证IP67以上防护等级要求,确保湿热环境下内部电路不受渗透影响。
检测需配备以下设备:
• 交变湿热试验箱:温度范围-40℃至150℃,湿度控制精度±2%RH,配备可编程循环控制系统。
• 电气参数测试系统:包含高精度耐压测试仪(0-5kV)、绝缘电阻测试仪(量程10^12Ω)、数字示波器等。
• 密封性检测装置:氦质谱检漏仪(灵敏度≤1×10^-9 Pa·m³/s)或差压式气密检测台。
• 材料分析设备:三维形貌测量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及盐雾试验箱等辅助设备。
标准化检测流程分为四个阶段:
1. 预处理阶段:将样品置于25℃/50%RH环境中24小时,消除前期存储环境影响。
2. 湿热循环阶段:按IEC 60068-2-30标准执行10个循环周期,每个周期包含3小时升温至55℃/95%RH、保持9小时高温高湿、3小时降温至25℃/95%RH。
3. 中间测试阶段:每完成5个循环后取出样品,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恢复2小时,进行功能测试和数据记录。
4. 终期评估阶段:检测结束后进行72小时恢复处理,对比初始参数判定性能衰减率,并开展破坏性物理分析(DPA)。
主要遵循以下/标准:
• IEC 60068-2-30:2005《环境试验 第2-30部分:试验Db 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 GB/T 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 交变湿热》
• MIL-STD-810G Method 507.6 军工设备湿热环境试验要求
测试结果需满足:绝缘电阻下降不超过50%,信号漂移量≤2%FS,外观无可见损伤,密封件无永久变形。对于车载器件,需额外符合ISO 16750-4标准中规定的1000小时耐久性测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