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砷质量分数,%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砷(A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毒元素,其含量超标会对环境、食品、化工产品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矿产开发、工业原料质量控制等领域,砷质量分数的检测是保障安全性和合规性的关键环节。例如,饮用水中的砷含量需严格遵循标准(如GB 5749-2022),而食品、中药材及饲料中的砷限值也通过《中国药典》《食品安全标准》等法规明确规范。因此,准确测定样品中砷的质量分数(以%表示)对风险防控和品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砷质量分数检测的核心目标是定量分析样品中总砷或特定形态砷(如无机砷、有机砷)的含量。主要检测项目包括:总砷含量、可溶性砷含量、无机砷与有机砷的比例分析等。检测过程中需关注以下参数:样品基质(如水、土壤、生物组织)、砷的存在形态、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如检出限、定量限)以及结果的重复性(RSD≤5%)。此外,需根据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如湿法消解、微波消解或干灰化法,以确保砷的完全释放和避免干扰。
现代砷检测主要依赖高精度仪器,包括:
1. 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基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适用于痕量砷检测(检出限可达0.01 μg/L);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具有超高灵敏度(检出限0.001 μg/L)和多元素同时分析能力;
3.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通过石墨炉或火焰法测定砷含量,操作简便但灵敏度较低;
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用于砷形态分析,区分无机砷与有机砷化合物。
砷质量分数检测需严格遵循标准或行业规范,常用方法包括:
- GB/T 5009.11-2023《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规定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和银盐法;
- HJ 694-2014《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适用于环境水样检测;
- US EPA 6020B:采用ICP-MS测定固体废弃物中的砷含量。
典型操作流程为:样品采集→前处理(消解、过滤)→仪器校准→标准曲线绘制→样品测定→数据处理→结果验证(加标回收率实验)。其中,质控样品的平行测定和空白试验是确保数据准确性的关键。
国内外对砷质量分数的限值标准差异显著,检测需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对应标准:
- 饮用水:中国GB 5749-2022规定总砷≤0.01 mg/L;
- 食品:GB 2762-2022中大米无机砷限量为0.2 mg/kg;
-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GB 15618-2018规定农用地砷风险筛选值≤25 mg/kg;
- 标准:WHO饮用水砷指导值为0.01 mg/L,欧盟EC No 1881/2006规定海产品总砷≤5.0 mg/kg。
检测报告需明确标注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不确定度评估及结果判定依据,以满足 、CMA等认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