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烧失量(灼烧减量)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5-23 05:07:32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05:07
灼烧失量(灼烧减量)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灼烧失量(灼烧减量)检测概述
灼烧失量(Loss on Ignition, LOI),又称灼烧减量,是指在高温条件下材料中挥发性物质(如水分、有机物、碳酸盐等)受热分解或氧化逸出导致的重量损失百分比。该指标广泛应用于陶瓷、矿石、化工原料、耐火材料、玻璃工业及环境监测等领域,是评价材料高温稳定性、纯度及成分均匀性的重要参数。通过灼烧失量检测,可有效判断材料中杂质的类型和含量,为生产工艺优化、产品质量控制及原材料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检测项目与适用场景
灼烧失量检测的核心目标是量化材料在高温处理后的质量变化,具体包括以下典型应用:
- 陶瓷行业:检测黏土、釉料中水分及有机物的含量;
- 矿石分析:测定碳酸盐矿物(如石灰石、白云石)中CO₂的释放量;
- 化学品检测:评估化工原料(如氢氧化铝、碳酸钙)的热分解特性;
- 环境监测:分析土壤、沉积物中有机质和碳酸盐含量。
检测仪器与设备
灼烧失量检测需使用以下关键设备:
- 高温电阻炉(马弗炉):温度范围通常为0-1200℃,控温精度±5℃;
- 分析天平:精度0.1mg,用于精确称量样品;
- 干燥器:内置变色硅胶,用于冷却灼烧后的样品;
- 陶瓷坩埚或铂金坩埚:耐高温、化学惰性,避免引入干扰。
检测方法与步骤
标准检测流程如下:
- 样品制备:将待测材料研磨至100目以下,确保均匀性;
- 预处理:将空坩埚在检测温度下灼烧至恒重,记录初始重量(W₁);
- 称量样品:精确称取1-2g样品(W₂)置于坩埚中;
- 灼烧过程:将样品放入马弗炉,按标准升温程序(如105℃干燥后升至950℃保持1小时);
- 冷却与称量:转移至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量残余物重量(W₃);
- 计算灼烧失量:LOI=[(W₂-W₃)/(W₂-W₁)]×
检测标准与规范
国内外常用标准包括:
- ISO 12677:2011:耐火材料化学分析的试验方法;
- ASTM C114-18:水硬性水泥化学分析标准方法;
- GB/T 176-2017: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 GB/T 35165-2017:石灰石中灼烧失量的测定。
注意事项与误差控制
为确保检测精度,需注意:
- 灼烧温度需根据样品性质选择(如碳酸盐矿物常用950℃);
- 样品应完全灰化,避免残留未分解物质;
- 重复灼烧至恒重(两次称量差≤0.5mg);
- 严格控制冷却时间和环境湿度对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