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 > 化工实验室 > 化工产品

余氯(游离氯、游离余氯、活性氯)、有效氯、总氯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5-23 03:58:19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03:58

余氯(游离氯、游离余氯、活性氯)、有效氯、总氯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余氯(游离氯、游离余氯、活性氯)、有效氯、总氯检测概述

余氯、有效氯和总氯是水质检测中与消毒效果密切相关的核心指标,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泳池水质管理、工业循环水系统以及医疗废水监测等领域。余氯主要指水中以游离态存在的次氯酸(HOCl)和次氯酸根(OCl⁻),其浓度直接反映水体的即时消毒能力;有效氯则包含具有氧化能力的氯化合物(如氯胺),强调实际消毒作用的有效性;而总氯是游离氯和结合氯(如氯胺类物质)的总和,用于评估水体的整体消毒残留水平。准确检测这些指标对保障水质安全、优化消毒工艺及合规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项目及定义

1. 游离余氯(Free Chlorine):指未与其他物质结合的次氯酸(HOCl)和次氯酸根(OCl⁻),是直接起消毒作用的活性成分。
2. 有效氯(Available Chlorine):代表所有具有氧化能力的氯化合物(含游离氯和部分结合氯)的等效浓度,以Cl₂计。
3. 总氯(Total Chlorine):包含游离氯与结合氯(如氯胺、有机氯胺等)的总量,反映消毒剂的总体残留水平。

常用检测仪器

1. 分光光度计:基于DPD(N,N-二乙基对苯二胺)显色法,通过比色定量测定余氯和总氯。
2. 便携式余氯测定仪:采用电化学传感器或比色卡快速检测,适用于现场快速分析。
3. 连续在线监测系统:集成电化学或光学传感器,实时监控工业循环水和供水管网中的余氯浓度。
4. 碘量法滴定装置:传统化学分析法,通过碘化钾反应和硫代硫酸钠滴定测定总有效氯。

主要检测方法

1. DPD比色法(GB/T 5750.11-2023)
- 游离氯检测:加入DPD试剂直接显色,测定510nm吸光度。
- 总氯检测:添加碘化钾后显色,涵盖游离氯和结合氯总量。
2. 碘量法(HJ 586-2010)
- 酸性条件下,氯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测定总有效氯。
3. 电化学法(ASTM D1253-14)
- 采用膜电极或恒电位传感器,直接测量水中游离余氯浓度,响应时间快于比色法。
4. 荧光法(ISO 7393-3:1990)
- 利用特定荧光探针与余氯反应,通过荧光信号变化实现高灵敏度检测。

检测标准与规范

1. 中国标准
-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11-2023)规定DPD比色法为游离余氯和总氯的仲裁方法。
-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HJ 586-2010)明确碘量法和DPD法的操作流程。
2. 标准
- ASTM D1253-14《水中游离氯的标准测试方法》规范电化学法的应用。
- ISO 7393-1:1985《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第1部分:DPD滴定法》适用于实验室精确分析。
3. 行业应用标准
- 泳池水质标准(CJ/T 244-2016)要求游离余氯浓度保持在0.3-1.0 mg/L。
- 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规定管网末梢水游离余氯≥0.05 mg/L。

在实际检测中需注意水样的温度、pH值及干扰物质(如锰、亚硝酸盐)的影响,必要时应进行预处​​理或选择抗干扰试剂。通过科学选择检测方法和仪器,结合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可确保余氯相关指标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上一篇:钛(总钛)检测 下一篇:氯丹其他异构体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余氯(游离氯、游离余氯、活性氯)、有效氯、总氯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