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 > 化工实验室 > 化工产品

光伏组件电致发光*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5-22 22:20:01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22:20

光伏组件电致发光*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光伏组件电致发光(EL)检测概述

光伏组件的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 EL)检测是一种基于半导体材料发光特性的非破坏性检测技术,主要用于评估光伏组件的内部缺陷、电池片性能及工艺质量。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EL检测因其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特点,成为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及电站运维中故障诊断的核心手段。其原理是通过向光伏组件施加正向偏置电流,激发电池片内部的载流子复合发光,利用红外相机捕捉发光图像,从而直观显示隐裂、断栅、黑芯、焊带断裂等缺陷。

主要检测项目

EL检测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图像分析识别组件内部异常,主要检测项目包括:
1. 电池片隐裂:因机械应力或工艺问题导致的裂纹,可能降低组件输出功率;
2. 碎片与边缘破损:运输或安装过程中造成的机械损伤;
3. 焊带断裂或虚焊:焊接工艺缺陷引起的电流传导问题;
4. PID效应(电势诱导衰减):长期使用后因电势差导致的性能衰退;
5. 黑芯与黑斑:材料污染或烧结不良引起的局部失效区域。

检测仪器与设备

EL检测系统通常由以下关键设备组成:
- 高灵敏度红外相机:用于捕捉波长900~1200nm的红外光,需具备低噪声、高动态范围特性;
- 恒流/脉冲电源:提供正向偏置电流(通常为组件标称电流的1.1~1.3倍);
- 暗室或遮光装置:避免环境光干扰成像;
- 图像处理软件:支持缺陷自动识别、灰度分析及数据记录。

检测方法与流程

典型EL检测流程分为以下步骤:
1. 准备工作:清洁组件表面,连接电源并设置电流参数(单晶组件约6~8A,多晶组件略低);
2. 设备校准:调整红外相机焦距及曝光时间(通常0.5~5秒),确保图像清晰度;
3. 暗室成像:在完全避光环境下进行图像采集,分区域扫描大面积组件;
4. 图像分析:通过软件对比标准EL图像模板,识别灰度异常区域(如裂纹呈黑色细线,虚焊表现为局部暗斑);
5. 结果判定:依据缺陷类型、面积及分布评估组件等级(A/B/C级)或确定维修方案。

检测标准与规范

EL检测需遵循以下及国内标准:
- IEC TS 60904-13:光伏器件电致发光测试方法;
- UL 61730:针对组件安全性的EL检测要求;
- GB/T 37048-2018:中国光伏组件EL缺陷分类标准;
- CQC认证要求:规定隐裂纹长度不得跨越3条主栅线,黑芯区域面积<5%;
- 行业共识:EL图像灰度均匀性差异超过20%需判定为不合格。

结论

电致发光检测通过捕捉组件内部缺陷,显著提升了光伏系统的可靠性与寿命。随着AI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EL检测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将进一步结合IV曲线测试与热成像技术,形成更全面的质量评估体系。

上一篇:光伏组件红外扫描检查*检测 下一篇:总银杏酸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光伏组件电致发光*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