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水洗后扭斜/扭曲率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水洗后扭斜/扭曲率是衡量纺织品或服装在水洗过程中因受力不均、纤维收缩或缝制工艺问题导致面料或接缝发生变形的关键指标。该现象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规整度、穿着舒适性及品牌信誉。尤其在衬衫、裤装、裙装等对版型要求严格的品类中,扭曲率超标可能导致消费者投诉或退货。因此,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对水洗后的扭斜/扭曲率进行量化分析,成为纺织服装行业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之一。检测结果不仅用于指导生产工艺优化,也为产品的合规性验证提供依据。
水洗后扭斜/扭曲率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经/纬向扭曲角度:测量面料经向或纬向在水洗后的倾斜程度;
2. 接缝位移量:评估缝纫线与布边相对位置的偏移量;
3. 整体扭曲率:通过计算水洗前后关键部位尺寸变化率;
4. 重复洗涤后的稳定性:模拟多次洗涤后的累积变形效应。
主要使用的设备包括:
1. 扭斜测试仪:配备角度测量尺和定位标记的专用平台;
2. 自动图像分析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和软件算法实现图像对比;
3. 标准洗衣机与干燥设备:需符合ISO或AATCC标准的程序化清洗设备;
4. 数字测量工具:如电子卡尺、激光测距仪等毫米级精度量具。
主流检测流程分为四步:
1. 样品制备:按标准尺寸裁剪试样并标记基准线,记录初始数据;
2. 标准化洗涤:根据产品类别选择水温、转速及洗涤剂配比,执行规定次数的洗涤-脱水-干燥循环;
3. 形态测量:将试样平铺在检测平台,通过仪器测量标记点位移量或倾斜角度;
4. 数据分析:采用公式计算扭曲率(通常为偏移距离与基准长度的百分比)。
通用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
1. AATCC 179:美国纺织化学师协会标准,规定自动化洗涤后的扭曲评估方法;
2. ISO 6330:标准化组织的纺织品试验标准,涵盖洗涤和干燥程序;
3. GB/T 8629:中国标准,明确纺织品洗涤后尺寸变化的测定方法;
4. JIS L 1909:日本工业标准,针对机织物的洗涤变形测试。
不同标准对洗涤条件、评级标准有细微差异,企业需根据目标市场选择适用规范。部分高端品牌还会制定严于行业标准的内部测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