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 > 化工实验室 > 化工产品

相对白度(泛黄)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5-22 20:12:33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20:12

相对白度(泛黄)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一、相对白度(泛黄)检测的背景与意义

相对白度(泛黄)检测是评价材料表面颜色特性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塑料、涂料、食品包装等行业。白度作为衡量材料外观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视觉体验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然而,材料在加工、储存或使用过程中可能因氧化、光照、化学反应等因素发生泛黄现象,导致白度降低。通过科学检测泛黄程度,企业可优化生产工艺、选择适宜添加剂或改进包装方式,从而延长产品寿命并提升品质。

二、检测项目与核心参数

相对白度(泛黄)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白度值(Whiteness Index, WI):量化材料表面的白度水平;
2. 黄度指数(Yellowness Index, YI):表征材料偏离中性白的黄色程度;
3. 色差(ΔE):对比样品与标准色板的颜色差异;
4. 老化前后变化率:评估材料抗泛黄性能的稳定性。
不同行业对参数要求存在差异,例如纺织领域更关注耐光性黄变,而塑料行业则重视热氧老化导致的泛黄。

三、常用检测仪器

实现检测需依赖设备:
1. 分光光度计:通过测量可见光范围内反射光谱,计算白度与黄度指数,适用于实验室高精度分析;
2. 白度仪:便携式设备,采用D65光源模拟日光条件,快速测定材料白度,适合生产线现场检测;
3. 色差计:结合L*a*b*色彩空间,量化颜色差异,常用于质量控制;
4. 老化试验箱:模拟紫外线、湿热等环境,加速材料老化以评估泛黄趋势。

四、检测方法及流程

标准检测流程包含以下步骤:
1. 样品制备:按标准尺寸裁剪样品,确保表面平整无瑕疵;
2. 仪器校准:使用标准白板校正设备,消除系统误差;
3. 测量操作:将样品置于测量口,选择对应光源(如CIE D65)和观察角度(10°或2°),读取数据;
4. 数据分析:依据公式计算白度(如CIE Whiteness公式)和黄度指数(如ASTM E313);
5. 结果判定:对比行业标准阈值,输出合格性结论。

五、主要检测标准体系

通用的检测标准包括:
1. ISO 11475:2017(纸和纸板白度测定);
2. ASTM E313(材料黄度指数计算标准);
3. GB/T 7974-2020(中国造纸行业白度测试方法);
4. AATCC 110(纺织品白度评价标准)。
各标准对光源类型、几何光学条件、计算公式等均有明确规定,需根据具体产品类型选择适用标准。

六、检测注意事项

为确保结果准确性需注意:
1. 样品储存条件需符合标准温湿度要求;
2. 定期使用标准板验证仪器稳定性;
3. 避免环境光干扰,在暗室或遮光罩内操作;
4. 不同批次原料需单独测试,不可混合取样;
5. 长期监测时应建立白度变化趋势数据库。

上一篇:弹性伸长和回复检测 下一篇:游离氯(游离余氯)、总氯(总余氯)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相对白度(泛黄)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