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聚合后的材料—极限挠曲强度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极限挠曲强度是评价聚合材料(如塑料、复合材料、橡胶等)在弯曲载荷下抵抗破坏能力的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及电子封装等领域。该检测通过模拟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弯曲受力状态,评估其在特定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安全性。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聚合材料的种类和应用场景不断扩展,测定极限挠曲强度对产品设计、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生产具有关键意义。
极限挠曲强度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大弯曲应力**:材料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大应力值;
2. **挠曲模量**:反映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的刚度;
3. **断裂位移**:试样从开始加载到断裂时的形变量;
4.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研究材料在弯曲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变化。
检测需结合材料类型(如热塑性/热固性塑料)、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及加载速率等参数,确保结果与实际工况相符。
主要使用的仪器包括:
1. **万能材料试验机**:配备三点弯曲夹具,可精确控制加载速率和位移;
2. **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用于研究材料在不同温度或频率下的动态弯曲性能;
3. **非接触式应变测量系统**(如激光位移传感器或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实时捕捉试样表面应变分布;
4. **环境试验箱**:模拟高低温、湿度等复杂环境条件。
常用检测方法遵循以下步骤:
1. **试样制备**:按标准尺寸(如长80mm×宽10mm×厚4mm)切割并打磨,避免边缘缺陷;
2. **三点弯曲试验**:将试样置于两个支撑辊上,中间施加载荷直至断裂;
3. **数据采集**:记录载荷-位移曲线,计算大弯曲应力(σ=3FL/2bh²,F为大载荷,L为跨距,b、h为试样宽度和厚度);
4. **重复性与统计分析**:每组至少测试5个试样,剔除异常值后取平均值。
国内外主流标准包括:
1. **ISO 178:2019**《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规定试样尺寸、试验速度及计算方法;
2. **ASTM D790-17**《未增强和增强塑料及电绝缘材料弯曲性能标准试验方法》:涵盖多种加载方式;
3. **GB/T 9341-2008**《塑料 弯曲性能的测定》:中国标准,与ISO方法等效;
4. **JIS K7171:2016**:日本工业标准中关于塑料弯曲强度的测试规范。
不同标准对跨厚比(通常为16:1)、加载速率(1-10mm/min)等参数要求存在差异,需根据材料特性选择适用标准。
通过系统化的检测流程和标准化的操作规范,极限挠曲强度检测能够为聚合材料的研发、选型和应用提供可靠数据支持,同时推动材料性能优化与行业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