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食品、保健食品合成着色剂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合成着色剂因其成本低、色泽鲜艳、稳定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保健食品中。然而,过量或违规使用合成着色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甚至致癌风险。因此,各国对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均有严格规定。为确保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建立科学、规范的合成着色剂检测体系至关重要,涉及检测项目、仪器、方法及标准的多维度技术支撑。
食品和保健食品中常见的合成着色剂检测项目包括:柠檬黄(Tartrazine)、日落黄(Sunset Yellow)、胭脂红(Ponceau 4R)、亮蓝(Brilliant Blue)、诱惑红(Allura Red)等允许使用的色素,以及苏丹红(Sudan Red)、罗丹明B(Rhodamine B)等非法添加物。检测需覆盖《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的限值要求,并针对特定产品(如婴幼儿食品、保健食品)进行更严格的筛查。
现代检测技术主要依赖高精度仪器设备完成,包括:
1. 液相色谱仪(HPLC):适用于多种水溶性合成色素的分离与定量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特点。
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MS):用于复杂基质(如油脂类食品)中微量或痕量色素的定性及定量检测,可有效排除干扰。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快速筛查某些特定色素的吸光度,适用于初步检测。
4. 超液相色谱(UPLC):提升分离效率和分析速度,适用于高通量检测。
主流检测方法依据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制定,涵盖以下步骤:
1. 样品前处理:通过溶剂提取(如水、乙醇)、固相萃取(SPE)或液液萃取(LLE)技术分离目标色素,去除蛋白质、脂肪等干扰物质。
2. 仪器分析:采用HPLC或LC-MS/MS进行色谱分离,通过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对目标物进行定性与定量。
3. 结果判定:比对标准品色谱图及质谱数据,结合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色素含量,确保结果符合GB 2760、欧盟(EC)No 1333/2008或美国FDA 21 CFR等法规要求。
国内外相关检测标准体系完善,主要包含:
1. 中国标准:如GB 5009.35-2016《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明确HPLC法的操作规范及判定依据。
2. 欧盟标准:欧盟委员会法规(EC)No 1333/2008对食品添加剂使用进行严格分类管理,要求检测方法符合EN 12856等标准。
3. 美国AOAC标准:如AOAC 988.13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合成色素,强调方法验证与质控要求。
4. 食品法典(CAC):CODEX STAN 192-1995提供通用的色素使用与检测指导原则。
合成着色剂的检测是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的检测项目、先进的仪器设备、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以及严格的法规约束,可有效控制食品中合成色素的滥用风险,维护消费者健康与企业合规经营。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升级(如纳米传感技术、人工智能辅助分析),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将进一步提升,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