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食品、保健食品新红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合成着色剂在食品和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新红(New Red)作为一种人工合成偶氮类着色剂,因其色泽鲜艳、稳定性强且成本低廉,常被用于饮料、糖果、糕点等食品的着色。然而,过量或违规使用新红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引发过敏反应、代谢障碍甚至潜在的致癌风险。因此,针对食品及保健食品中新红的检测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监管部门和企业质量控制的方向。
新红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新红的定性识别与定量分析、残留量测定以及与其他合成着色剂的配伍检测。需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新红成分,并对其含量是否超出标准(如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进行判定。此外,还需关注不同基质(如液体、固体、半固体)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及修正。
新红检测通常依赖以下仪器:
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HPLC-MS/MS):用于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过特征吸收峰进行快速筛查;
3. 液相色谱仪(HPLC):常规检测中用于分离和定量新红;
4. 前处理设备:包括超声波提取仪、离心机及固相萃取装置,用于样品净化与浓缩。
目前主流检测方法包括:
1. HPLC法:依据GB 5009.35-2016标准,通过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测定,适用于大多数食品基质;
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适用于复杂基质(如保健食品)中痕量新红的检测,检测限可达0.01 mg/kg;
3. 快速检测试剂盒:基于免疫层析技术,用于现场初筛,但需配合实验室方法验证。
我国对新红的检测严格遵循以下标准:
- GB 2760-2014:明确新红的使用范围和限量;
- GB 5009.35-2016:规定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
- SN/T 1743-2006:进出口食品中新红的检测方法;
-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对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的检测要求。
针对不同样品类型,需优化前处理步骤:
1. 液体样品:直接过滤或稀释后进样;
2. 固体样品:采用甲醇-水溶液超声提取,经聚酰胺粉净化;
3. 高脂样品:需增加正己烷脱脂步骤以消除基质干扰。同时,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方法验证和能力比对,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