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 > 化工实验室 > 化工产品

水大肠菌群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5-19 15:33:05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9日 15:33

水大肠菌群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水大肠菌群检测的重要性与核心内容

水大肠菌群是评价水体卫生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检测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与环境污染控制。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微生物,水中的大肠菌群超标可能意味着水体受到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的潜在威胁。因此,在饮用水、地表水、废水处理及食品生产用水的监测中,大肠菌群检测是常规且关键的分析项目。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测流程,能够准确评估水质安全性,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检测项目与分类

水大肠菌群检测通常包括以下三类指标:

  • 总大肠菌群:指能在37℃培养24小时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 耐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在44.5℃高温条件下仍能生长的总大肠菌群亚群,更直接反映粪便污染。
  • 大肠埃希氏菌(E.coli):作为粪便污染的特定指示菌,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常用检测仪器

检测过程中需使用仪器确保结果准确性:

  • 恒温培养箱(37℃和44.5℃双温区)
  • 高压蒸汽灭菌锅
  • 显微镜及革兰氏染色装置
  • 滤膜法专用抽滤系统
  • 多管发酵法使用的杜氏发酵管
  • 紫外分光光度计(酶底物法)

主要检测方法

常用检测技术及操作要点:

  • 多管发酵法(MPN法)

    通过初发酵、复发酵和确证试验三步,利用乳糖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统计阳性管数查MPN表得出结果。适用于杂质较多的水样。

  • 滤膜法

    将水样通过0.45μm孔径滤膜截留细菌,转移至选择性培养基培养,计数典型菌落数。适用于较清洁水样,检测周期更短。

  • 酶底物法

    利用大肠菌群特异性酶分解底物产生荧光/显色反应,通过专用检测仪判读,操作简便且灵敏度高。

检测标准与规范

国内外主要执行标准包括:

  • 中国标准:
    • 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GB/T 5750.12-2023 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 美国环保署标准:
    • USEPA Method 1603(滤膜法)
    • USEPA Method 9223(酶底物法)
  • 标准化组织:
    • ISO 9308-1:2014(酶底物法)
    • ISO 9308-2:2012(滤膜法)

检测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样品采集时间(4小时内检测)、保存温度(4℃冷藏)及试剂有效期,同时定期进行空白试验和阳性对照实验,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通过系统化的检测流程与标准化操作,能够有效监控水质卫生状况,为水处理工艺优化和公共卫生决策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上一篇:环残检测 下一篇:与患者接触的 ME 设备或 ME 系统部分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水大肠菌群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