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水大肠菌群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水大肠菌群是评价水体卫生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检测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与环境污染控制。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微生物,水中的大肠菌群超标可能意味着水体受到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的潜在威胁。因此,在饮用水、地表水、废水处理及食品生产用水的监测中,大肠菌群检测是常规且关键的分析项目。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测流程,能够准确评估水质安全性,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水大肠菌群检测通常包括以下三类指标:
检测过程中需使用仪器确保结果准确性:
常用检测技术及操作要点:
通过初发酵、复发酵和确证试验三步,利用乳糖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统计阳性管数查MPN表得出结果。适用于杂质较多的水样。
将水样通过0.45μm孔径滤膜截留细菌,转移至选择性培养基培养,计数典型菌落数。适用于较清洁水样,检测周期更短。
利用大肠菌群特异性酶分解底物产生荧光/显色反应,通过专用检测仪判读,操作简便且灵敏度高。
国内外主要执行标准包括:
检测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样品采集时间(4小时内检测)、保存温度(4℃冷藏)及试剂有效期,同时定期进行空白试验和阳性对照实验,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通过系统化的检测流程与标准化操作,能够有效监控水质卫生状况,为水处理工艺优化和公共卫生决策提供关键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