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可见光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可见光检测是光学检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主要针对波长范围在380nm至780nm的可见光波段进行测量与分析。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照明产品性能评估、显示屏色彩校准、环境光质量监控、材料光学特性研究等领域。通过精确测量可见光的强度、色度、光谱分布等参数,能够为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研发和标准认证提供科学依据。随着LED照明、新型显示技术(如OLED、Mini-LED)的快速发展,可见光检测的精度和全面性要求显著提高,推动了检测方法、仪器及标准的持续优化。
可见光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光谱分布分析:测定光源或材料反射/透射光的光谱能量分布;
2. 色度参数:如色坐标(CIE x,y)、色温(CCT)、显色指数(CRI)、色纯度等;
3. 光强度与照度:测量光通量(lm)、照度(lx)及亮度(cd/m²);
4. 时间稳定性:检测光源随时间变化的闪烁频率和光衰特性;
5. 空间均匀性:评估光源或显示设备的发光均匀度与色差分布。
主流检测设备包括:
1. 分光辐射度计:通过光栅分光实现高精度光谱测量,典型型号如Ocean Optics HR4000;
2. 积分球系统:配合光谱仪使用,用于光通量、色度等参数的全空间测量(如Everfine LES系列);
3. 成像色度计:可同步获取空间分布的色彩与亮度数据(如Konica Minolta CA-310);
4. 光度探头:便携式照度计(如Testo 540)适用于现场快速测量;
5. 频闪分析仪:专用设备(如PM-KF)检测光源闪烁与频闪效应。
常见方法体系包括:
1. 分光光度法:通过单色仪分解光谱,逐波长测量能量值并积分计算参数;
2. 积分球法:将光源置于球体内部,通过漫反射原理实现全光通量测量;
3. 傅里叶变换法:利用干涉仪获取干涉图,经傅里叶变换重建光谱;
4. 光电探测法:采用V(λ)校正的光电二极管直接匹配人眼视觉函数;
5. 成像分析法:结合CCD/CMOS传感器与滤光片阵列实现空间分辨检测。
与国内主要标准包括:
1. CIE 15:2018:照明委员会关于色度测量的基础标准;
2. IEC 62471:2006:光生物安全检测规范,涵盖可见光辐射危害评估;
3. ANSI/IES LM-79-19:固态照明产品的电光性能测试标准;
4. GB/T 7922-2021:中国标准的照明光源颜色测量方法;
5. ISO 11664-2:2022:色度学标准中对可见光色度参数的计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