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 > 化工实验室 > 化工产品

水总大肠菌群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5-19 11:50:12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9日 11:50

水总大肠菌群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水总大肠菌群检测的重要性

水总大肠菌群检测是评价水质卫生安全的核心指标之一,也是判断水体是否受粪便污染的重要依据。总大肠菌群包括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等多种肠道细菌,其存在可能指示水体中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的潜在风险。饮用水中若总大肠菌群超标,可能引发腹泻、呕吐等健康问题,甚至导致水源性传染病暴发。因此,定期开展水总大肠菌群检测对保障饮用水安全、预防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项目与目标

水总大肠菌群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定量分析。其中:
- 总大肠菌群: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总体情况;
- 耐热大肠菌群:进一步确认污染是否来源于温血动物粪便;
- 大肠埃希氏菌:作为粪便污染的特异性指标,直接关联致病风险。
检测目标是判断水样是否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等法规要求,通常要求总大肠菌群在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主要检测仪器

检测过程中需使用以下关键仪器设备:
1. 滤膜装置:用于滤膜法中的样品过滤富集;
2. 恒温培养箱:提供37℃(总大肠菌群)和44.5℃(耐热大肠菌群)的培养环境;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酶底物法的结果判读;
4. 微生物快速检测仪:基于ATP生物发光法的自动化检测;
5. 高压灭菌锅:实验器具和培养基的无菌处理。

常用检测方法

目前主流的检测方法包括三种:
1. 多管发酵法(标准法):
- 将水样接种于乳糖蛋白胨培养液,通过产酸产气现象判断初步阳性
- 确认实验使用EC培养基进行二次培养
2. 滤膜法
- 通过0.45μm滤膜截留细菌,转移至M-Endo培养基培养18-24小时
- 计数金属光泽菌落形成单位(CFU)
3. 酶底物法(快速法):
- 利用β-半乳糖苷酶特异性反应,通过显色或荧光判读结果
- 检测时间可缩短至18-24小时

检测标准与规范

国内外主要执行以下标准体系:
- 中国标准:GB/T 5750.12-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
- 美国EPA标准:Method 9222B(膜过滤法)、Method 9223(酶底物法)
- 标准:ISO 9308-1:2014(膜过滤法)
检测结果需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进行判定,其中集中式供水要求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在100mL水样中均不得检出。

质量控制要点

为确保检测准确性,需关注:
- 样品采集后应在6小时内检测,冷藏保存不超过24小时
- 培养基需每批次进行阳性/阴性对照试验
- 滤膜法需控制过滤水样体积(通常50-100mL)
- 培养温度误差需控制在±0.5℃范围内
- 实验环境需达到生物安全二级(BSL-2)标准

上一篇:水总β放射性检测 下一篇:水总硬度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水总大肠菌群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