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血清肌酐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之一,主要由肌肉代谢产生,通过肾脏滤过排泄。其浓度水平能客观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是临床上诊断急慢性肾脏病、监测药物肾毒性以及评估透析疗效的核心指标之一。健康人群中,血清肌酐浓度相对稳定,但当肾功能受损时,由于排泄能力下降,血中肌酐水平会显著升高。因此,血清肌酐检测已成为常规体检、术前评估和慢性病管理中的必备项目。
血清肌酐检测的核心目标是定量测定血液中肌酐的浓度。正常参考范围因年龄、性别和肌肉量差异而有所不同:成年男性通常为53-106 μmol/L(0.6-1.2 mg/dL),女性为44-97 μmol/L(0.5-1.1 mg/dL)。检测结果需结合肾小球滤过率(eGFR)计算公式(如CKD-EPI公式)进行综合分析。对于异常结果(如持续升高或降低),需进一步排查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肌肉疾病或药物影响等可能性。
现代实验室中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
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如罗氏Cobas系列、贝克曼AU系列,可实现高通量、高精度的自动化检测;
2. 分光光度计:用于传统Jaffe法的终点法或速率法测定;
3. 酶法分析系统:基于肌酐酶的特异性反应,减少干扰物影响;
4. 质谱仪(LC-MS/MS):作为参考方法用于校准和疑难样本验证。
目前主流的检测方法包括:
1. Jaffe法:原理是肌酐与苦味酸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橘红色复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成本低但易受维生素C、酮体等物质干扰;
2. 酶法:通过肌酐酶将肌酐分解为肌酸,再经系列酶促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利用Trinder反应显色。特异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3. 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参考方法用于校准,准确度高但操作复杂。
血清肌酐检测需遵循以下标准:
1. 标准:CLSI EP09-A3(方法学比对)、EP15-A3(精密度验证);
2. 国内标准:WS/T 403-2012《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
3. 质控要求:每日使用两个浓度水平质控品(正常/病理值),允许总误差≤10%,参加CAP或 室间质评;
4. 样本要求:静脉血3-5 mL,避免溶血,2-8℃保存不超过7天。
通过规范化的检测流程和质量控制,血清肌酐检测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肾功能评估依据。近年来,随着溯源体系的完善和检测技术的进步,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显著提升,进一步推动了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