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水和废水(含降水)苯胺类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苯胺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高毒性和潜在致癌性的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化工生产排放及部分生活污水中。由于其可通过生物积累和食物链传递对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各国均将其列为监测对象。尤其在降水(如雨水、雪水)中,苯胺类可能通过大气沉降进入水体,进一步扩大污染范围。因此,对水和废水(包括降水)中苯胺类的检测是环境监测、污染防控及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关键环节,需依托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高精度仪器和严格的标准体系。
水和废水中苯胺类的检测通常包括以下目标化合物:苯胺(Aniline)、邻甲苯胺(o-Toluidine)、间甲苯胺(m-Toluidine)、对甲苯胺(p-Toluidine)、硝基苯胺(Nitroaniline)等单环芳香胺类物质。检测需覆盖游离态和结合态苯胺,并根据水体类型(如工业废水、地表水、地下水)和采样场景(如降水事件)调整检测范围。
苯胺类检测主要依赖以下仪器设备: 1. 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紫外检测器(UV)或荧光检测器(FLD),适用于痕量苯胺的定量分析。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用于复杂基质中多组分苯胺的定性与定量检测。 3. 分光光度计:基于重氮化-偶合反应测定总苯胺类化合物,适用于快速筛查。 4. 固相萃取装置(SPE):用于样品前处理,富集目标物并去除干扰物质。
主流的检测方法包括: 1. 液相色谱法(HJ 503-2009):水样经调节pH后,通过固相萃取柱富集,洗脱液经HPLC分离后检测。 2. 气相色谱-质谱法(EPA 8270E):适用于废水等高浓度样品,需衍生化处理以增强挥发性。 3. 分光光度法(GB 11889-89):利用苯胺与亚硝酸盐重氮化后与N-萘乙二胺偶合显色,测定吸光度值。 检测步骤通常包括样品采集(避光保存、酸化固定)、前处理(过滤、萃取、浓缩)、仪器分析及数据校准。
国内外主要标准包括: 1. 中国标准: - HJ 503-2009《水质 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 - 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苯胺限值0.1 mg/L) 2. 标准: - ISO 5664:2023水质苯胺类测定指南 - EPA Method 8270(气相色谱-质谱法) 此外,降水样品需参照《大气降水采样与分析技术规范》(HJ 730-2014)进行特殊前处理。
通过以上方法及标准的结合应用,可实现对水和废水中苯胺类污染物的监测,为环境风险评估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