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污泥、土壤参数粪大肠菌群菌值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粪大肠菌群是一类存在于温血动物肠道中的细菌,广泛用于评价环境介质(如污泥、土壤、水体)的卫生安全性和污染程度。在污泥和土壤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例如,未经处理的污泥用于农田施肥时,若菌值超标可能导致病原体传播;土壤中粪大肠菌群的高含量则可能反映近期粪便污染或污水渗漏。因此,准确检测粪大肠菌群菌值不仅是环境监测的基础工作,更是控制污染风险、保障公共卫生的关键环节。
粪大肠菌群检测的主要项目包括:
检测时需同步记录样本的pH值、含水量及有机质含量,这些参数可能影响菌群存活与检测准确性。
完成检测需依赖设备:
主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两种:
将样本梯度稀释后接种于乳糖胆盐培养基,44.5℃培养24-48小时,观察产酸产气现象,通过概率表计算可能数(MPN值)。该方法成本低但耗时较长。
将样本过滤至孔径0.45μm的滤膜上,置于M-FC培养基平板培养,计数蓝色菌落。该方法适用于低浊度样本,结果更直观。
国内外相关标准包括:
检测报告需注明方法依据,对于污泥样本还需参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标准》(CJ/T 314-2018)的限值要求(通常≤500 MPN/g干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