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光纤互连器件和无源器件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GB/T 6115的本部分规定了串联电容器组用保护设备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及试验、应用与运行导则等。本部分适用于每相10 Mvar以上的串联电容器组用的保护设备。保护设备是指防止电容器发生损坏或电容器故障扩大的器件、附属设备及技术措施。串联电容器部分的要求由GB/T 6115.1—2008给出,GB/T 6115.1—2008中第3章和10.6提及保护设备。本部分中涉及的保护设备如下:——过电压保护器;——保护用火花间隙;——非线性电阻器(可变电阻器);——旁路设备;——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放电限流阻尼设备;——电压互感器;——电流传感器;——耦合电容器;——信号柱;——光纤平台连接件;——继电保护、控制设备和平台对地通信设备。4.1对不同的过电压保护方案进行了举例说明。第5章给出串联电容器的应用和运行原则。第5章还给出故障状况的实例。本部分的目的是:——制定有关性能、试验和额定值的统一规则;——描述不同类型的过电压保护器;——规定安装和运行导则。
本规范适用于各种类型、尺寸和结构的光纤光缆用整套连接器和各个单独器件(例如转接器、插头、插座)。其中包括: ——整套连接器的要求; ——质量评定程序; ——整套连接器和各个单独器件(例如转接器、插头和插座)的测量和试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纤维光学领域中采用的具有下列特性的纤维光学隔离器门类: --为非互易性光器件; --为无源器件,不含有光电或其他变换元件; --具有定向传输光信号的两个端口,端口通常为光纤连接器或光窗口; --为波长敏感性器件。 本标准旨在对下列内容确立统一要求: --光学、机械和环境特性或性能参数; --分类; --质量评定程序; --试验和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1.4定义的接头集纤盘和接头盒,规定了两者的一般要求和低的质量评定程序。接头集纤盘和接头盒尺寸、机械和环境性能的全部要求应在详细规范中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1.4.1定义的熔接式接头,规定了对光纤光缆熔接式接头(以下简称熔接式接头)的一般要求和低限度的质量评定程序。这些质量评定程序旨在评定接头保护部分避免接头固有性能劣化的能力和保护光纤接头免受外部影响的能力。本标准不包括对熔接接头机的性能要求。熔接式接头的全部尺寸和光学性能要求在适用的详细规范中加以规定。本标准中包括单纤熔接式接头和多纤熔接式接头空白详细规范。 附加的光学、机械和环境性能要求应在详细规范中加以规定。
本测量旨在确定单模纤维光学器件回波损耗对通过这一器件的光偏振状态(SOP)的依赖性。回波损耗为总的反射功率与来自光纤线路或系统的入射功率之比的绝对值,以dB为单位。由于器件的光偏振状态通常是不确定的,事实上常随时间变化,因此具有偏振依赖性的器件将在系统中产生变化的回波损耗。本方法可适用于包括衰减器、隔离器、耦合器、开关、连接器和接头在内的任何单模纤维光学无源器件和互连器件。
本规范适用于单个纤维光学转接器。所涉及的转接器包括下列类型:——使插头连接器与另一个相同类型的插头连接器相连接的转接器;——使插头连接器与另一个不同类型的插头连接器相连接的转接器;——使光纤光缆连接器与其他诸如发光二极管(LED)、光开关等光学器件相连接的转接器。 本规范规定:——转接器要求;——质量评定程序。
GB/T 18309系列标准规定了一系列环境试验程序和测量程序,并给出了某些场合为评定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器件在预期工作条件下工作的能力而设定的优先严酷等级。GB/T 18309系列标准除应用于这一范围外,还可用于需要的其他领域。 本标准与详细规范一起使用。详细规范中将规定所采用的试验及每项试验中所需的严酷等级、试验顺序,如适用,并提供允许的性能极限值。在本标准与详细规范出现矛盾时,应以详细规范中规定为准。
本部分目的是评定现场使用期间可能遇到的振动在主要频率范围和振动幅值条件下对纤维光学器件的影响。现场使用遇到的多数振动不属于简谐振动,但基于这一类型的振动试验已很好地证明了模拟实际的现场使用。
本标准目的是对光纤光缆连接器或其他互连器件经受一系列连续接合和分离循环后的效应进行评定。
本标准目的是保证光纤/光缆与纤维光学器件连接能承受正常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拉力。
本部分目的是评定在安装和正常使用中可能遇到的经受张力同时承受扭转负荷时,被试器件和光缆的连接能力。
本标准的目的是确保整套连接器或连接器与器件组合的锁紧机构能承受其正常使用中可能遇到的轴向拉力。
本部分的目的是确定纤维光学器件在受到非重复性机械冲击时其结构的薄弱环节和/或性能劣化程度。它模拟在正常工作期间或运输过程中器件可能偶然遭受到的非重复性冲击。
本部分目的是对纤维光学器件承受在使用过程可能遇到的撞击能力的评价。撞击可能是由刚性物体引起的局部撞击和一系列撞击,或器件正常跌落引起的撞击。
本部分目的是评定纤维光学器件在非线性光效应未导致其永久性损伤或暂时性的性能下降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的光功率传输水平。
本部分旨在确定纤维光学器件承受实际使用,贮存和(或)运输中可能遇到的持续低温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本部分不适用于评定上述器件在温度变化期间工作的能力,此时应采用GB/T 18310.22-2003。
本标准旨在确定纤维光学器件承受实际使用、贮存和(或)运输中可能遇到的持续高温(干热)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本标准不适用于评定上述器件在温度变化期间的承受能力和工作能力(对此情况,见IEC 61300-2-22)
本部分目的是确定纤维光学器件耐实际使用、储存和/或运输中可能遇到的高温和高湿环境的适应性。该程序主要用于观察在给定的恒定温度期间高湿度的影响效应。吸湿可能导致纤维光学器件出现膨胀使功能劣化,引起机械强度下降和其他重要机械性能变化,同时光学性能也可能降低。虽然该程序不一定能模拟热带环境试验,但可用于确定绝缘材料或涂覆材料吸潮性能。
本部分的目的是以加速方式来确定纤维光学器件在高温、潮湿和低温条件下抗性能退化的能力。 本程序旨在揭示与吸潮相对应的“呼吸”所引起样品的缺陷。本程序包括裂纹和龟裂处吸收的水的冰冻效应及冷凝,而冷凝程度将与样品体积和热容量密切相关。 本程序与其他循环湿热试验不同表现在增加了下述严酷程度: a) 在给定时间内,存在着较多次的温度变化或“呼吸”作用; b) 较大的循环温度范围; c) 较大的温度变化速率; d) 包括多次0。C以下的温度变化。 这一类型试验对于由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纤维光学器件特别是器件含有玻璃粘接时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