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传送网网络管理接口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本标准规定了对光传送网(OTN)体系设备的功能块特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光传送网(OTN)体系设备,可以选择本标准中功能块的不同子集,根据本标准给出的组合规则,以不同方式组合,提供不同的设备功能。
本部分规定了自动交换光网络体系结构、控制平面参考结构和基本结构元件、呼叫和连接控制、路由、自动发现和资源管理要求、管理平面和数据通信网要求、命名和地址、保护和恢复、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业务要求等。本部分规定的自动交换光网络要求与其承载的客户层和具体实现技术无关,传送网络的具体技术细节不在本部分范围内。本部分适用于ITU-T G.803定义的SDH传送网络和ITU-T G.872定义的光传送网络(OTN)。
GB/T 21645的本部分规定了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的术语、定义以及缩略语。本部分适用于ITU-T G.805定义的面向连接的电路和分组传送网络,包括ITU-T G.872定义的光传送网络(OTN)。
GB/T 24367的本部分规定了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节点设备技术要求,包括节点设备的基本组成,与控制平面、传达平面和数据通信网(DCN)相关的节点设备技术要求,相关接口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要求,保护与恢复要求,管理要求,以及运行和维护要求等。本部分适用于在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基于ITU-T G.783-2006规范的SDH设备功能块特性之上的ASON节点设备。专用电信网中的同类设备亦可参照使用。
GB/T 32657-2016的本部分规定了基于OTN的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节点设备技术要求,包括节点设备的基本组成,与控制平面、传送平面和DCN相关的节点设备技术要求,相关接口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要求,保护与恢复要求,设备管理要求等。本部分适用于公众电信网,专用电信网亦可参照使用。
GB/T 33780的本部分规定了电子政务公共平台之间的系统和数据接口的接口功能、访问协议、访问方式等技术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传送流传送的ASI/DS3适配器及解适配器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对于能够确保同样测量不确定度的等效测量方法也可采用,有争议时应以本标准为准。本标准适用于节目分配网络ASI/DS3适配器及解适配器的研制、生产、使用、测量和运行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
本标准规定了广播电视数字微波传输电路的运行、维护及管理等工作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广播电视传输用数字微波干线电路、支线电路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本规范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设计原则制定,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等级采用其规定的A级。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
本标准规定了电信管理网(TMN)的通用网络信息模型。\t本标准适用于策划和设计TMN及其子网的通用网络信息模型。
本标准规定了SDH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的类型、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接口要求、工作环境要求以及运管理和维护要求,并不限定设备的具体实现方法,也不涉及设备的具体技术细节规范。\t本标准规定了SDH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的基本测试方法。\t\t本标准不规定DXCI/0类型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t本标准是进行SDH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研制开发、例行测试、出厂验收、引进和维护运行的基本技术依据。\t本标准适用于在公用网上的SDH数字交叉连接设备,也适用于专用电信网中类似设备。\t本标准的测试方法可供实际工程测试参考。
本标准规定用于传输设备的Q接口适配器技术要求。包括功能定义、逻辑功能结构、物理特性结构、管理功能、通信协议、信息模型和管理流程等方面的内容。\t本标准适用于由PDH和SDH传输设备组成的长途干线网(省际干线和省内干线)、中继网和接入网的管理。传输媒质以光纤为主,同时也适用于以微波和卫星等为传输媒质的传送网。
本标准规定了ATM交换机支持的业务、ATM交换机的功能、接口、性能参数和指标、业务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编号和寻址、信令、计费、OAM、网络管理和可靠性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ATM交换设备的科研开发、生产制造、运营和维护。
本标准对数据通信网技术体制、标准以及ITU-T建议中常用和新出现的数据通信名词术语及英文词汇缩略语进行了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公用数据通信网、增值业务以及信息应用系统等。
本标准规定了IP电话网守设备的功能特性、协议要求、业务流程、互通要求、编号要求、性能指标要求、可靠性和可用性要求、供电要求以及相应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IP电话网守设备。
本标准规定了接入网的通用传输部分管理接口功能要求和相应的管理信息模型。本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接入网通用传输部分的链路、路径、子网的管理以及相应传输设备的管理。本标准中规定的网管接口适用于接入网中采用PDH、SDH和WDM等技术的传输部分的网络管理。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我国IP网络的网络结构和网络组织原则、业务分类、寻址要求、IP网传输层要求、IP城域网基本要求、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要求、网络管理和安全要求、网络互通要求、计费和结算要求、同步要求、主要组网设备基本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我国IP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同时也适用于相关设备的研制、开发和技术引进。
本标准规定IP中继媒体网关设备的功能、接口、控制协议、网管、性能指标、定时与同步、软件与硬件、供电以及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IP中继媒体网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