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其他

间氨基苯酚(m-氨基苯酚)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4-22 19:36:31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19:36

间氨基苯酚(m-氨基苯酚)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间氨基苯酚(m-氨基苯酚)检测概述

间氨基苯酚(m-氨基苯酚,CAS 591-27-5)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化妆品及聚合物材料的生产中。其分子结构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羟基,化学性质活泼,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和环境风险。由于其在工业链中的关键作用及潜在危害性,检测间氨基苯酚的含量、纯度及残留量成为产品质量控制、环境监测和安全评估的重要环节。

检测间氨基苯酚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其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如医药级纯度要求)和环境排放限值。检测范围涵盖原料、中间产物、成品以及废水、废气等环境样本。检测过程中需关注其异构体干扰、降解产物以及痕量杂质,这对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检测项目

间氨基苯酚的主要检测项目包括:

  • 含量测定:样品中主成分的定量分析;
  • 异构体检测:区分邻位(o-氨基苯酚)和对位(p-氨基苯酚)异构体;
  • 残留溶剂检测:如甲苯、甲醇等有机溶剂残留量;
  • 重金属检测:铅、汞、砷等有害元素限量检测;
  • 稳定性测试:氧化降解产物的监测。

检测仪器

常用检测仪器包括:

  • 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紫外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用于高精度定量分析;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适用于挥发性杂质和残留溶剂的检测;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用于快速筛查和常规含量测定;
  •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重金属元素的痕量检测;
  • 核磁共振波谱仪(NMR):结构确证及异构体鉴别。

检测方法

主流检测方法如下:

  • HPLC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 3.0),检测波长275 nm,可实现0.1 mg/L的检测限;
  • GC-MS法:衍生化处理后进样,通过特征离子碎片(如m/z 109、81)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 UV-Vis分光光度法:基于间氨基苯酚在310 nm处的特征吸收峰进行测定;
  • AAS法:石墨炉原子化技术用于ppb级重金属检测。

检测标准

主要参考标准包括:

  • GB/T 21896-2008:工业用间氨基苯酚的化学分析方法;
  • ISO 13907:2011:染料中间体中氨基苯酚类物质的测定;
  • US EPA Method 8270D: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半挥发性有机物;
  • 《中国药典》2020版:药用辅料中氨基苯酚的限量检测方法。

检测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标准操作程序(SOP),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方法验证,以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对于复杂基质的样品(如废水),需通过固相萃取(SPE)或液液萃取(LLE)进行前处理,消除干扰物质的影响。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