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 > 材料实验室 > 建筑材料

吸湿发热针织内衣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4-13 04:31:24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3日 04:32

吸湿发热针织内衣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吸湿发热针织内衣检测项目详解

吸湿发热针织内衣是一种通过纤维材料吸湿后释放热量的功能性纺织品,其核心性能在于吸湿发热效果、安全性和耐用性。根据标准 GB/T 29866-2013《吸湿发热针织内衣》 以及相关纺织品检测规范,检测项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吸湿发热性能检测

  1. 升温值(ΔT)

    • 测试方法:在恒温恒湿箱(温度20±2℃,湿度90%±5%)中模拟人体出汗环境,使用高精度温度传感器测量织物表面温度变化。
    • 标准要求
      • 高升温值(ΔT_max)≥3.0℃(优等品)或≥2.0℃(合格品);
      • 平均升温值(ΔT_avg)≥0.8℃(优等品)或≥0.5℃(合格品)。
  2. 保温率

    • 测试方法:通过热阻仪(如KES-F7)测试织物在吸湿后的热阻值,计算保温率。
    • 标准要求:吸湿后的保温率需≥30%。

二、物理指标检测

  1. 纤维成分与含量

    • 确认吸湿发热纤维(如腈纶、粘胶纤维、改性聚酯纤维等)的占比,确保符合产品标注(误差±5%以内)。
  2. pH值

    • 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需满足 GB 18401-2010 要求,pH值范围4.0~8.5。
  3. 色牢度

    • 包括耐水、耐汗渍、耐摩擦色牢度(干/湿),需达到3~4级或以上。
  4. 透气性

    • 测试织物透气率(单位:mm/s),确保穿着舒适性。

三、安全与健康指标

  1. 甲醛含量

    • 按 GB/T 2912.1 检测,婴幼儿产品≤20 mg/kg,直接接触皮肤产品≤75 mg/kg。
  2.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 按 GB 18401-2010 要求,禁用24种致癌芳香胺(检出限≤20 mg/kg)。
  3. 异味

    • 通过感官检测,不得有霉味、高沸点石油味、鱼腥味等异常气味。

四、功能性附加检测(可选)

  1. 抗菌性能

    • 按 GB/T 20944.3 测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的抑菌率(≥70%为合格)。
  2. 防紫外线性能

    • 若标注UPF值,需按 GB/T 18830 测试,UPF≥40且T(UVA)≤5%。

五、耐用性检测

  1. 起毛起球性

    • 按 GB/T 4802.1 测试,要求≥3~4级(视产品等级而定)。
  2. 顶破强力

    • 按 GB/T 19976 测试,确保织物在受力时不易破损。
  3. 耐洗性能

    • 模拟多次洗涤(如5次、10次)后测试吸湿发热性能的衰减率(要求≤15%)。

六、检测流程与注意事项

  1. 样品预处理

    • 检测前需将样品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温度20±2℃,湿度65%±4%)平衡24小时。
  2. 检测机构资质

    • 选择通过  (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或 CMA(中国计量认证)的实验室。

总结

吸湿发热针织内衣的检测需综合功能性、安全性和耐用性三大维度,围绕吸湿发热性能(升温值、保温率)展开,同时需符合纺织品基础安全标准。生产企业应严格把控原材料选择和工艺参数,确保产品通过检测认证,满足消费者对功能性内衣的期望。

以上内容依据新标准和行业实践整理,具体检测需以实际产品特性和委托方要求为准。


分享
上一篇:针织衬衫检测 下一篇: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针织内衣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吸湿发热针织内衣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