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丝针织服装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4-13 05:06:21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3日 05:07
桑蚕丝针织服装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桑蚕丝针织服装检测项目详解
一、物理性能检测
-
纤维成分与含量分析
- 检测意义:确认是否为桑蚕丝或混纺比例(如桑蚕丝/氨纶混纺)。
- 方法:显微镜观察纤维横截面形态,或采用化学溶解法(如75%硫酸溶解桑蚕丝)。
- 标准:GB/T 2910(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
织物结构参数
- 线圈密度(横密/纵密):影响面料弹性和厚度,针织机号与纱线细度需匹配。
- 克重(g/m²):反映面料厚薄,常规桑蚕丝针织布克重范围80-150g/m²。
- 测试标准:GB/T 8878(针织内衣)。
-
力学性能测试
- 断裂强力和伸长率:纵向/横向拉伸测试,桑蚕丝针织布断裂强力通常≥150N。
- 顶破强力:模拟服装局部受力(如肘部),要求≥200N(参考FZ/T 73018-2021)。
- 测试标准:GB/T 3923.1(纺织品 拉伸性能)和GB/T 19976-2005(顶破强力)。
-
尺寸稳定性(缩水率)
- 测试方法:水洗后测量衣长、胸围等尺寸变化率,桑蚕丝针织品缩水率需≤5%。
- 标准:GB/T 8629(纺织品 洗涤后尺寸变化)。
-
色牢度测试
- 项目:耐摩擦(干/湿)、耐皂洗、耐汗渍、耐光色牢度。
- 关键指标:耐湿摩擦色牢度≥3级(深色面料≥2-3级)。
- 标准:GB/T 3920-2008(摩擦)、GB/T 3921-2008(皂洗)等。
-
起毛起球性能
- 测试方法:马丁代尔法或圆轨迹起球仪,桑蚕丝针织品起球等级需≥3-4级。
- 标准:GB/T 4802.1-2008。
-
pH值检测
- 范围:直接接触皮肤产品需控制在4.0-8.5(GB 18401-2010)。
- 重要性:酸性残留易导致桑蚕丝纤维脆化。
二、化学安全检测
-
甲醛含量
- 限量:≤75mg/kg(婴幼儿产品≤20mg/kg)。
- 测试方法:水萃取法(GB/T 2912.1)。
-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 禁用清单:24种致癌染料(GB 18401-2010附录C)。
- 检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重金属残留
- 项目:铅、镉、汞、砷等(婴幼儿服装需额外检测锑、钴)。
- 限量:铅≤90mg/kg,镉≤100mg/kg(GB 31701-2015)。
-
杀虫剂残留
- 关注:桑蚕养殖中可能使用的氯菊酯、氟氯氰菊酯等。
- 标准:GB/T 39934-2021(蚕丝中农药残留检测)。
三、使用性能检测
-
透气性
- 测试:透气率≥100mm/s(适用于夏季服装)。
- 标准:GB/T 5453(纺织品 透气性测定)。
-
透湿性
- 指标:透湿量≥8000g/(m²·24h),体现桑蚕丝吸湿排汗特性。
- 方法:GB/T 12704.1(吸湿法)。
-
抗皱性
- 测试:经折叠加压后回复角度≥180°(需结合后整理工艺评估)。
-
防紫外线性能
- UPF值:若宣称防紫外线,需UPF≥40且T(UVA)AV<5%(GB/T 18830-2009)。
四、外观与工艺质量
-
外观疵点
- 检查项:断纱、破洞、勾丝、印花错位等,需符合FZ/T 73018-2021《针织丝绸服装》。
-
缝制工艺
- 针迹密度:平缝≥10针/3cm,包缝≥12针/3cm。
- 线头处理:无外露线头,接缝处无滑脱。
-
辅料安全性
- 纽扣/拉链:金属配件需通过镍释放测试(EN 1811:2011)。
五、标签标识合规性
- 内容要求:成分标签(如“桑蚕丝”)、洗涤符号、安全类别(GB 18401 A/B/C类)。
- 常见问题:混纺产品未标注具体比例,或错误使用“纯天然”等误导性宣传。
结语
桑蚕丝针织服装的品质检测需兼顾纤维特性与加工工艺。企业应选择通过CMA/ 认证的检测机构,并关注缩水率、色牢度、化学残留等高风险项目。未来,随着生态纺织品认证(如OEKO-TEX®)的普及,对桑蚕丝制品的检测将更加注重环保工艺与可持续性指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