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编非织造粘合衬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4-13 07:12:26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3日 07:13
缝编非织造粘合衬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缝编非织造粘合衬检测项目详解
一、物理性能检测
-
克重(面密度)
- 目的:验证材料单位面积质量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影响成本与性能平衡。
- 方法:裁剪100cm²样品,使用精密电子天平称重,计算克/平方米(g/m²)。
- 标准:GB/T 24218.1《纺织品 非织造布试验方法 第1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
厚度与均匀性
- 目的:确保材料厚度一致,避免影响粘合效果或手感。
- 方法:采用织物厚度仪,在10kPa压力下多点测量,计算平均值及变异系数。
- 标准:GB/T 24218.2《厚度测定》。
-
拉伸强度与撕裂强度
- 目的:评估材料在加工和使用中的力学耐久性。
- 方法: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按经纬向裁取条状试样,测试断裂强力(N)及撕裂力(埃尔门多夫法)。
- 标准:GB/T 3923.1《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
透气性
- 目的:影响服装舒适性,尤其在运动或户外产品中至关重要。
- 方法:使用透气量仪(如YG461E),测定在100Pa压差下空气透过量(mm/s)。
- 标准:GB/T 5453《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
尺寸稳定性
- 目的:防止水洗或热压后收缩/变形导致衬布与面料不匹配。
- 方法:模拟热压(如150℃×10s)或水洗(如60℃×30min)后测量尺寸变化率。
- 标准:AATCC 135《织物经家庭洗涤后的尺寸变化》。
二、粘合性能检测
-
热熔胶涂层均匀性
- 目的:胶点分布不均会导致局部脱胶或手感硬化。
- 方法:显微镜观察胶点形态,或使用红外成像仪检测涂层厚度分布。
-
剥离强度
- 目的:量化衬布与面料的粘合牢度。
- 方法:将衬布与标准面料(如涤纶)热压粘合后,以100mm/min速度进行180°剥离,记录平均力值(N/5cm)。
- 标准:ISO 11339《热熔胶粘剂 T-剥离强度测定》。
-
热压参数适应性
- 目的:确定佳粘合温度、压力和时间窗口。
- 方法:梯度测试不同参数(如温度120-180℃、压力0.2-0.6MPa)下的剥离强度,选择优组合。
-
耐洗性
- 目的:验证多次洗涤后粘合层是否失效。
- 方法:按AATCC 61《加速洗涤》进行5次循环测试,观察剥离强度下降率及外观变化。
三、化学安全性能检测
-
pH值
- 目的:避免酸碱度过高导致皮肤刺激或面料损伤。
- 方法:萃取试样水溶液,使用pH计测定(标准范围4.0-7.5)。
- 标准:GB/T 7573《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
甲醛含量
- 目的:符合生态纺织品限值(如Oeko-Tex Standard 100要求≤75mg/kg)。
- 方法: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 标准:GB/T 2912.1《游离水解甲醛》。
-
禁用偶氮染料与重金属
- 目的:满足欧盟REACH、GB 18401等法规要求。
- 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24种致癌芳香胺;ICP-MS检测铅、镉等重金属。
四、耐久性检测
-
耐磨性
- 目的:评估长期使用中的表面磨损情况。
- 方法:马丁代尔耐磨仪测试,记录起毛、破洞前的摩擦次数。
-
耐黄变
- 目的:防止紫外线或高温下泛黄影响外观。
- 方法:UV老化箱模拟光照48小时后,用色差仪(如ΔE≤3为合格)。
-
湿热老化
- 目的:模拟极端环境下的性能衰减。
- 方法:70℃、95%湿度条件下放置72小时,测试强度保留率。
五、功能性附加检测
根据用途可选测:
- 抗静电性:按GB/T 12703.1测定电荷面密度。
- 阻燃性:垂直燃烧测试(如GB/T 5455)。
- 抗菌性:定量评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抑菌率(GB/T 20944.3)。
结论
缝编非织造粘合衬的检测需覆盖物理、化学、粘合及耐久性等多维度,通过严格的标准测试(如ISO、GB、AATCC)确保其满足终端应用需求。生产企业应建立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质控体系,尤其关注环保法规符合性及客户特殊要求,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