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板蓝根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4-13 10:37:24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3日 10:38
南板蓝根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南板蓝根检测项目及方法解析
一、常规检测项目
-
性状鉴别
- 外观特征:根茎呈圆柱形,多弯曲,表面灰棕色,具细纵纹及须根痕;断面皮部蓝灰色,木部灰蓝色至淡黄褐色。
- 气味:气微,味淡后微涩。
-
显微鉴别
- 横切面:木栓层细胞数列;皮层狭窄,散有石细胞群;韧皮部宽广,含草酸钙簇晶;木质部导管放射状排列,木纤维发达。
- 粉末特征:可见石细胞、导管碎片、木纤维及草酸钙簇晶。
-
薄层色谱(TLC)
- 对照品:靛蓝(Indigo)、靛玉红(Indirubin)。
- 展开剂:甲苯-乙酸乙酯(9:1)或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3:1)。
- 显色:紫外灯(365nm)下观察荧光斑点,或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
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
指标成分
- 靛蓝(C₁₆H₁₀N₂O₂):抗病毒活性成分,含量应≥0.030%。
- 靛玉红(C₁₆H₁₀N₂O₂):抗肿瘤关键成分,含量应≥0.020%。
-
检测方法
- 液相色谱法(HPLC)
- 色谱柱:C18柱(250mm×4.6mm,5μm)。
- 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
- 检测波长:289nm(靛蓝)、280nm(靛玉红)。
- 柱温:30℃;流速:1.0mL/min。
三、安全性检测
-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 检测项目:铅(Pb≤5mg/kg)、镉(Cd≤0.3mg/kg)、砷(As≤2mg/kg)、汞(Hg≤0.2mg/kg)、铜(Cu≤20mg/kg)。
- 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农药残留
- 检测种类:有机氯类(六六六、DDT等)、有机磷类(敌敌畏、乐果等)、拟除虫菊酯类(氯氰菊酯、溴氰菊酯)。
- 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微生物限度
- 需氧菌总数:≤10⁵ CFU/g。
- 霉菌及酵母菌:≤10³ CFU/g。
- 致病菌: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
-
黄曲霉毒素
- 限量:B₁≤5μg/kg,总量(B₁+B₂+G₁+G₂)≤10μg/kg。
- 方法: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
四、真伪鉴别与掺假检测
-
DNA条形码技术
- 通过ITS2或psbA-trnH序列分析,区分南板蓝根与北板蓝根(菘蓝)及常见伪品。
-
红外光谱(FTIR)
五、质量评价标准
检测项目 |
标准要求 |
方法依据 |
水分 |
≤12.0% |
《中国药典》通则0832 |
总灰分 |
≤8.0% |
《中国药典》通则2302 |
酸不溶性灰分 |
≤2.0% |
《中国药典》通则2302 |
浸出物(水) |
≥25.0% |
《中国药典》通则2201 |
六、常见问题与风险点
- 掺假问题:部分商家以北板蓝根或路边青根冒充南板蓝根,需结合显微与TLC鉴别。
- 农残超标:种植过程中滥用杀虫剂导致有机磷类残留超标。
- 储存不当:潮湿环境下易霉变,需加强黄曲霉毒素检测。
七、质量控制意义
系统化检测可确保南板蓝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制药企业原料筛选、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未来研究可聚焦于多指标成分联动分析及快速检测技术开发,进一步提升质控效率。
通过上述检测体系的建立,可全面评估南板蓝根的质量,保障中医药产品的临床疗效与患者安全。
分享
上一篇:南沙参检测
下一篇:焦栀子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南板蓝根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