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 > 材料实验室 > 建筑材料

臭豆腐(臭干)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4-14 14:43:43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4日 14:45

臭豆腐(臭干)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臭豆腐(臭干)检测项目详解

一、微生物指标检测

  1. 菌落总数

    • 标准:GB 2712-2014《食品安全标准 豆制品》规定,散装臭豆腐菌落总数应≤10⁵ CFU/g。
    • 意义:反映产品卫生状况及腐败变质风险。
  2. 大肠菌群

    • 限值:≤100 CFU/g(GB 2712-2014)。
    • 检测方法:GB 4789.3-2016平板计数法。
  3. 致病菌

    • 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GB 29921-2021)。
    • 产气荚膜梭菌:常见于发酵异常产品,需严格控制。
  4. 霉菌与酵母菌

    • 风险:发酵过程控制不当易导致超标,可能产生毒素。

二、理化指标检测

  1. 酸价(AV)

    • 限值:≤5 mg/g(GB 2712-2014)。
    • 意义:反映油炸用油氧化酸败程度,超标可能引发腹泻。
  2. 过氧化值(POV)

    • 限值:≤0.25 g/100g(GB 2712-2014)。
    • 风险:油脂氧化产物可能损害肝脏。
  3. 氨基酸态氮

    • 标准:≥0.3 g/100g(部分地方标准)。
    • 意义:衡量蛋白质分解程度,影响风味品质。

三、食品添加剂检测

  1. 防腐剂

    • 苯甲酸及其钠盐:不得添加(GB 2760-2014规定仅允许在部分调味品中使用)。
    • 山梨酸及其钾盐:大使用量1.0 g/kg。
  2. 甜味剂

    • 糖精钠、甜蜜素:部分企业违规添加以调和口感,需筛查。
  3. 非法添加物

    • 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严禁使用,可能导致肝肾损伤。

四、污染物检测

  1. 重金属

    • 铅(Pb):≤0.5 mg/kg(GB 2762-2022)。
    • 砷(As):≤0.5 mg/kg,主要源自原料或加工用水污染。
  2. 黄曲霉毒素B₁

    • 限值:≤5.0 μg/kg(GB 2761-2017),发酵过程霉变大豆易产生。

五、感官与原料检测

  1. 感官指标

    • 正常特征:灰白色或淡黄色,有发酵臭味但无异味,质地紧实无黏液。
    • 变质表现:发黑、酸败味、霉斑,提示微生物污染。
  2. 原料质量

    • 大豆农残:检测六六六、滴滴涕等(GB 2763-2021)。
    • 转基因成分:部分企业使用转基因豆粕,需PCR筛查。

六、加工过程控制

  1. 发酵工艺

    • 菌种鉴定:确保使用纯种毛霉或根霉,避免杂菌污染。
    • pH值监测:发酵液pH应控制在6.5-7.5,抑制致病菌繁殖。
  2. 油炸用油检测

    • 极性组分:≤27%(GB 2716-2018),超标油需强制更换。

七、包装与标签

  1. 密封性测试

    • 真空包装需检测氧气透过率,防止腐败菌增殖。
  2. 标签合规性

    • 需明确标注发酵菌种、过敏原信息(如含小麦酱料)。

常见质量问题及危害

  • 微生物超标:引发急性胃肠炎,严重者导致败血症。
  • 酸价/过氧化值过高:长期食用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 非法添加剂:如硼砂用于增脆,可致肾衰竭。

结语

臭豆腐检测需结合理化分析、微生物培养及现代仪器检测(如HPLC测毒素、GC-MS测农残),构建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监控体系。企业应严格遵循GB 2712、GB 2760等标准,监管部门需加强小作坊抽检力度,保障这一传统食品的可持续发展。


分享
上一篇:咖啡类饮料检测 下一篇:即食裙带菜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臭豆腐(臭干)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