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植物蛋白饮料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蛋白质含量 植物蛋白饮料的核心指标,需符合GB/T 30885-2014《植物蛋白饮料》要求。例如:
脂肪含量 反映饮料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尤其对椰奶、坚果类饮料至关重要。
酸价和过氧化值 用于评估原料油脂是否氧化酸败,直接影响保质期和安全性。
可溶性固形物 通过折光法测定,反映饮料中糖分及其他可溶物质的含量。
菌落总数 衡量生产卫生状况,超标可能引发腐败变质。
大肠菌群 指示产品是否受粪便污染,需符合GB 7101-2022《食品安全标准 饮料》要求。
霉菌和酵母菌 原料或加工环节污染可能导致霉菌滋生,产生毒素风险。
致病菌检测 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直接关联食品安全。
防腐剂 如苯甲酸、山梨酸及其盐类,需符合GB 2760限量要求。
甜味剂 检测糖精钠、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人工甜味剂的合规性。
着色剂与稳定剂 如焦糖色、β-胡萝卜素及卡拉胶等,需验证使用范围和剂量。
重金属残留
黄曲霉毒素B1 花生、玉米等原料易受黄曲霉污染,其毒性强,限量≤0.5 μg/kg(GB 2761)。
农药残留 针对原料种植中使用的杀虫剂、除草剂进行多组分筛查。
根据GB 2805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需验证以下项目:
感官指标
稳定性测试 通过离心法或静置试验评估产品是否出现脂肪上浮或蛋白质沉淀。
过敏原检测 对花生、大豆等易致敏成分进行标识验证。
转基因成分 针对大豆、玉米等原料,需符合转基因标识规定。
脲酶活性(豆乳类) 未完全灭活的脲酶可能导致抗营养因子残留。
植物蛋白饮料的检测需覆盖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质量控制。通过上述项目的严格检测,可确保产品符合营养宣称、安全合规,同时维护消费者信任。生产企业应加强原料验收、工艺控制及出厂检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结合标准与行业实践,系统梳理了植物蛋白饮料的核心检测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