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 > 材料实验室 > 建筑材料

全植物油胶印油墨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4-15 01:25:46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5日 01:27

全植物油胶印油墨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一、物理性能检测

  1. 粘度

    • 意义:直接影响油墨的转移性、印刷适性和干燥速度。
    • 检测方法:旋转粘度计(如Brookfield粘度计),按ISO 2884或ASTM D4287标准测试。
    • 标准范围:胶印油墨粘度通常控制在20-100 Pa·s(25℃)。
  2. 细度(分散性)

    • 意义:颜料颗粒的分散程度影响印刷清晰度和光泽度。
    • 检测方法:刮板细度计(如Hegman细度计),依据GB/T 13217.3或ASTM D1316标准。
    • 要求:胶印油墨细度一般≤15 μm,高档产品需≤5 μm。
  3. 颜色与色差

    • 意义:确保批次间颜色一致性及客户定制色准确性。
    • 检测设备:分光光度计(如X-Rite系列),按ISO 2846-1标准测试Lab值。
    • 容差范围:ΔE≤1.5(商业印刷),高端包装需ΔE≤0.8。

二、化学性能检测

  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 环保要求:符合GB 38507-2020《油墨中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等法规。
    • 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GC-FID),参考HJ 371-2018标准。
    • 限值:胶印油墨VOC含量通常≤5%。
  2. 重金属含量

    • 指标:铅(Pb)、镉(Cd)、汞(Hg)、六价铬(Cr⁶⁺)。
    • 检测标准:EN 71-3(玩具安全)、GB 9685(食品接触材料)。
    • 限值:Pb≤90 mg/kg,Cd≤75 mg/kg(以欧盟包装指令94/62/EC为例)。
  3. 迁移量测试

    • 适用场景:食品、药品包装油墨需满足特定迁移限值。
    • 检测方法:模拟物浸泡法(如10%乙醇、3%乙酸),按GB 31604.1或EU 10/2011标准。
    • 限值:总迁移量≤10 mg/dm²(欧盟食品接触材料通用要求)。

三、印刷适性与耐久性检测

  1. 干燥时间

    • 检测方法:实物印刷后记录表干时间(初干)和彻干时间(全干)。
    • 影响因素:植物油氧化聚合速度,通常需添加干燥剂调节。
  2. 耐磨擦性

    • 意义:验证印品在运输、使用中的抗磨损能力。
    • 测试设备:耐摩擦试验机(如Sutherland Rub Tester),按GB/T 7706标准。
    • 评级标准:4级以上为合格(5级制,5级佳)。
  3. 耐光性(耐候性)

    • 检测方法:氙灯老化试验(ASTM G155),评估颜色变化(ΔE)和褪色等级。
    • 要求:户外用油墨需达到蓝羊毛标尺7级(ISO 105-B02)。

四、环保与安全认证检测

  1. 生物降解性

    • 检测标准:OECD 301B(快速生物降解性测试),验证植物油基成分的环保性。
  2. REACH法规符合性

    • 管控物质:SVHC(高关注物质)、PAHs(多环芳烃)等。
    • 检测限值:苯并[a]芘≤1 mg/kg(欧盟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
  3. 食品接触合规性

    • 关键标准:FDA 21 CFR 175.300(美国)、GB 9685-2016(中国)。
    • 特殊检测:非故意添加物(NIAS)筛查,需采用LC-MS/GC-MS联用技术。

五、第三方检测与质量控制建议

  1. 定期送检:选择 /CMA认可实验室(如、)进行年度型式检验。
  2. 原材料溯源:对植物油(如大豆油、桐油)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确保原料纯度。
  3. 过程监控:在线检测pH值、导电率(适用水性油墨),防止批次波动。

结语

全植物油胶印油墨的检测体系需兼顾性能、安全与环保三重维度。通过上述检测项目的系统实施,企业可有效规避质量风险,满足绿色印刷认证(如中国环境标志、EU Ecolabel)要求,同时提升产品在高端包装市场的竞争力。未来,随着生物基材料技术进步,检测项目将向纳米颗粒安全性、碳足迹核算等新兴领域拓展。


复制
导出
重新生成
分享
上一篇: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检测 下一篇:光学变色网印油墨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全植物油胶印油墨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