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断后伸长量(实物)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断后伸长量(实物)检测是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的核心项目之一,主要用于评估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等工程材料在拉伸断裂后的塑性变形能力。该指标直接反映了材料的延展性和韧性,对产品质量控制、材料选型及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结构等领域,断后伸长量的准确测定是确保材料服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断后伸长量检测主要包含以下核心项目:
1. 原始标距测量:采用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确定试样的初始标距长度(L₀)
2. 断裂后标距测量:试样断裂后测量断后标距(Lᵤ)
3. 伸长率计算:通过公式δ=[(Lᵤ-L₀)/L₀]×得出断后伸长率
4. 颈缩区域分析:针对有明显颈缩现象的材料进行局部变形测量
实现检测需依托仪器设备:
• 万能材料试验机(精度等级不低于1级)
• 高精度引伸计(分辨率≤1μm)
• 游标卡尺/光学测量系统(测量精度±0.02mm)
• 试样对中装置(确保轴向受力准确)
• 数据采集系统(采样频率≥100Hz)
通用的检测方法体系包括:
1. ASTM E8/E8M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
2. ISO 6892-1标准:金属材料拉伸试验通用方法
3. GB/T 228.1标准:中国金属材料拉伸试验规范
4. ASTM D638标准:塑料及聚合物材料的拉伸性能测试
检测过程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标准规定:
• 试样制备:符合标准规定的尺寸公差(如平行段长度、过渡圆弧等)
• 试验速度控制:塑性材料通常采用应变速率控制(0.00025-0.0025/s)
• 环境条件:温度23±5℃、相对湿度50±10%(特殊材料需特定环境)
• 数据处理:采用自动补偿算法消除装置柔度影响
为保证检测结果可靠性需注意:
1. 试样夹持对中度偏差≤1%标距长度
2. 断裂位置控制:有效断裂区域为标距中央1/3区间
3.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通常≥3个有效试样)
4. 定期进行设备校准(引伸计校准周期≤6个月)
5. 异常数据处理:剔除偏离均值±15%的异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