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 > 化工实验室 > 化工产品

动物源(性)食品大肠菌群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5-16 18:43:15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18:43

动物源(性)食品大肠菌群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动物源性食品大肠菌群检测的重要性

动物源性食品(如肉类、乳制品、蛋类及水产品等)是人类膳食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但因其生产、加工、储存等环节易受微生物污染,尤其是大肠菌群的超标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大肠菌群作为一类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其存在通常反映食品受粪便污染的可能性,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检测流程,准确评估动物源性食品中大肠菌群含量,对保障食品安全、履行监管职责及指导企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项目与范围

动物源性食品大肠菌群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大肠菌群总数定量分析、典型菌株(如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以及根据产品类型评估是否符合或行业标准限值。检测范围涵盖生鲜肉制品、熟肉制品、乳及乳制品、蛋制品、水产加工品等,需结合不同食品的理化特性和加工工艺制定针对性采样方案。

主要检测仪器

检测过程中需使用以下关键仪器设备:
1. 恒温培养箱(36±1℃和44.5±0.5℃)
2. 无菌均质器与样品粉碎机
3. 生物安全柜(二级)
4. 高压蒸汽灭菌锅
5. 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如PCR仪、生化鉴定管)
6. 菌落计数仪或电子计数器
7. 滤膜装置(适用于滤膜法)

检测方法详解

目前主流的检测方法包括:

1. MPN法(可能数法)

依据GB 4789.3-2016标准,通过三步发酵试验(初发酵、复发酵、证实试验)确定样品中大肠菌群浓度。具体步骤:
- 样品预处理:无菌条件下称取25g样品+225mL生理盐水均质
- 梯度稀释:制备10-1~10-6系列稀释液
- 接种LST肉汤管,36℃培养48h后观察产气情况
- 阳性管转接BGLB肉汤,36℃培养48h确认产气
- 通过MPN表计算每克(或毫升)样品中大肠菌群数

2. 滤膜法

适用于低菌量液体样品(如巴氏杀菌乳):
- 使用孔径0.45μm滤膜过滤定体积样品
- 将滤膜贴于VRBA培养基,36℃培养24h
- 计数典型紫红色菌落(周围有沉淀环)

3. 快速检测技术

包括酶底物法(如Colilert试剂)、实时荧光PCR法等,可在24小时内获得结果,适用于企业自检和应急检测。

检测标准与限值要求

我国现行主要标准包括:
- GB 4789.3-2016《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 GB 29921-2021《食品安全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典型产品限量示例:
- 巴氏杀菌乳:n=5,c=2,m=1CFU/mL,M=5CFU/mL
- 预制肉制品:n=5,c=2,m=10CFU/g,M=102CFU/g
- 生食水产品:不得检出/25g

质量控制要点

1. 实验环境需达到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要求
2. 每批次检测应设置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如大肠埃希氏菌ATCC 25922)
3. 培养基需进行灵敏度验证(≥70%阳性检出率)
4. 菌落特征不典型时需通过IMViC试验(+ + - -)验证
5. 冻融样品需恢复至常温后立即检测

上一篇:防膨率测定—膨胀仪法检测 下一篇:布片断裂强力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动物源(性)食品大肠菌群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