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动物源(性)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人畜共患致病菌,其产生的肠毒素可引发食物中毒。在动物源性食品(如肉类、乳制品、禽蛋等)中,该菌的污染可能源于动物本身携带或加工环节中的交叉污染。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高温、干燥等环境具有一定耐受性,且毒素耐热性极强,即使加热处理也难以完全消除风险。因此,建立科学、的检测体系对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检测项目、仪器设备、方法选择及标准规范四个维度系统解析动物源性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技术。
在动物源性食品检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主要分为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两类:
1. 定性检测:确认样品中是否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适用于风险筛查和常规监控;
2. 定量检测:测定样品中活菌数量(CFU/g或CFU/mL),用于评估污染程度及是否符合限量标准(如中国国标GB 29921规定特定食品中不得检出)。
检测时需同步关注肠毒素(SEA-SEE型)的潜在存在,特别是对于即食类动物源性食品。
现代检测体系中常用仪器包括:
1. 微生物培养设备:恒温培养箱(37℃)、CO₂培养箱(针对选择性增菌);
2. 鉴定系统: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 2 Compact)、MALDI-TOF质谱仪;
3. 分子生物学设备:PCR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电泳系统;
4. 辅助设备:生物安全柜、均质器、菌落计数器、酶标仪(ELISA法测毒素)。
其中快速检测设备如免疫层析试纸条可在现场筛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GB 4789.10-2016 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主要方法包括:
分为三个步骤:
- 前增菌:使用7.5%氯化钠肉汤,37℃培养24h;
- 选择性分离:Baird-Parker琼脂平板培养,观察典型菌落(黑色带浑浊圈);
- 确证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核酸酶试验及生化反应鉴定。
采用PCR技术扩增nuc基因(耐热核酸酶基因)或coa基因(凝固酶基因),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可在4-6小时内完成检测,检出限达10² CFU/g。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用于肠毒素检测,低检出浓度可达0.25-1 ng/mL。胶体金试纸条法适用于现场快速筛查,15分钟内可获结果。
主要遵循以下标准:
- 中国标准:GB 4789.10-2016、GB 29921-2021(限量标准)
- 标准:ISO 6888-1:2021(水平计数法)、FDA BAM Chapter 12
- 行业规范:SN/T 0175-2010(进出口食品检验规程)
检测过程需严格执行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操作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人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