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元素测定(只测:Ag Al Au Bi Ca Cd Co Cr Cu Cs Ge Hg Fe K La Li Mg Mn Mo Na Ni PbPd Pt Rb Rh Ru Sb Se Sn Sr V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元素测定是分析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冶金工业、地质勘探、电子材料及生物医药等领域。针对Ag(银)、Al(铝)、Au(金)、Bi(铋)、Ca(钙)、Cd(镉)等31种特定元素的检测,其核心目标在于测定样品中各元素的含量,评估材料纯度、污染物浓度或资源利用价值。随着分析技术的进步,现代元素测定方法已具备高灵敏度、低检出限和多元素同步分析能力,为工业生产和科研实验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
本测定涵盖以下关键元素:
- 贵金属元素:Ag、Au、Pt、Pd(常用于电子工业与珠宝检测)
- 重金属元素:Cd、Pb、Hg(关注环境污染物监测)
-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K、Na、Ca、Mg(涉及地质与生物样品分析)
- 稀土元素:La(用于高新材料质量评价)
- 其他工业元素:Cu、Fe、Ni、Mn(金属材料性能评估核心指标)
主要采用以下高精度分析设备: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适用于痕量元素(如Hg、Se)的超低浓度检测
-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针对单一元素(如Cd、Pb)的高灵敏度定量分析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实现多元素(如Al、Cu、Fe)同步快速测定
-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无损检测固体样品中的Au、Pt等贵金属含量
- 原子荧光光谱仪(AFS):专用于As、Hg等易挥发元素测定
标准操作流程包括:
1. 样品预处理:采用微波消解、湿法消解或熔融法处理固体样品
2. 仪器校准:使用NIST标准物质建立校准曲线
3. 分析模式选择:根据元素特性选择MS/MS碰撞模式(ICP-MS)或火焰/石墨炉模式(AAS)
4. 干扰校正:应用内标法(如Rh、In作为内标)消除基体效应
5. 数据处理:通过软件自动计算元素浓度并生成检测报告
主要依据以下国内外规范:
- 中国标准(GB):GB/T 3914-2008(贵金属分析方法)、GB 5009.268-2016(食品中多元素测定)
- 美国环保署标准:EPA 6010D(ICP-OES法)、EPA 6020B(ICP-MS法)
- 标准化组织:ISO 11885(水质多元素测定)
- 行业特定标准:ASTM E1479(金属材料光谱分析导则)、HJ 776-2015(土壤和沉积物多元素测定)
在实际检测中,需根据样品类型(液体、固体、生物组织)和浓度范围(常量、微量、痕量)选择适配的检测方案,同时通过实验室间比对和质控样品验证确保数据准确性。随着纳米材料与新型合金的快速发展,元素测定技术将持续优化以满足更高精度的分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