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 > 化工实验室 > 化工产品

植物源性食品荧光物质(荧光增白剂)定性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5-15 21:43:40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21:43

植物源性食品荧光物质(荧光增白剂)定性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植物源性食品荧光物质(荧光增白剂)定性检测的重要性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植物源性食品(如蔬菜、水果、谷物等)的安全性备受关注。其中,荧光增白剂(如VBL、CBS-X等)作为一种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可能通过包装材料污染或人为添加进入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荧光增白剂可通过模拟自然光泽掩盖食品劣变痕迹,长期摄入可能引发肝脏损伤、免疫系统紊乱等风险。因此,建立的荧光物质定性检测方法,对保障食品安全、规范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项目

植物源性食品中荧光增白剂检测主要针对以下项目:

  • 荧光增白剂VBL(联苯乙烯二磺酸二钠)
  • 荧光增白剂CBS-X(4,4'-双(2-磺酸苯乙烯基)联苯)
  • 其他荧光类非法添加剂(如APC、FWA-5等)

检测仪器

荧光物质的定性检测需依赖仪器设备:

  • 紫外分析仪(365nm波长):用于初步观察样品荧光现象;
  • 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荧光光谱特征峰;
  • 薄层色谱仪(TLC):结合荧光显色技术进行分离鉴定;
  •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高灵敏度定量分析。

检测方法

目前主流的定性检测方法包括:

  1. 紫外灯照射法:在暗室中用365nm紫外灯照射样品,观察是否呈现亮蓝色荧光;
  2. 荧光分光光度法:通过激发/发射光谱特征峰(如VBL在348nm激发/434nm发射)进行判定;
  3. 薄层色谱-荧光显色法:利用TLC分离后,在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斑点位置;
  4. 液相色谱法:结合标准品保留时间与荧光响应值进行定性确认。

检测标准

国内外相关检测标准主要包括:

  • 中国标准《GB/T 5009.78-2003 食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 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2908-2011 出口食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 标准化组织《ISO 17353:2004 食品中荧光增白剂的筛选方法》
  • 美国FDA《荧光物质检测指南(CPG 7117.07)》

注:检测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样品前处理(如萃取、净化步骤),并定期校准仪器以避免假阳性/假阴性结果。

上一篇:已烯雌酚(二苯乙烯类激素)检测 下一篇:植物源性食品游离棉酚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植物源性食品荧光物质(荧光增白剂)定性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