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 > 化工实验室 > 化工产品

植物源性食品次硫酸氢钠甲醛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5-15 20:24:31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20:24

植物源性食品次硫酸氢钠甲醛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植物源性食品次硫酸氢钠甲醛检测的重要性

植物源性食品中的次硫酸氢钠甲醛(俗称“吊白块”)是一种非法添加的工业漂白剂,常用于食品加工中以改善外观和延长保质期。然而,其分解产物甲醛和二氧化硫对人体具有强毒性,可能导致肝肾损伤、致癌甚至急性中毒。我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标准明确禁止将其用于食品加工。近年来,随着食品供应链的复杂化,植物源性食品(如粉丝、腐竹、米粉等)中违规使用吊白块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检测体系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检测项目

植物源性食品次硫酸氢钠甲醛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次硫酸氢钠甲醛残留量测定
2. 甲醛分解产物定量分析
3. 次硫酸氢钠成分鉴别
4. 二氧化硫生成量评估
检测需覆盖原料、半成品及终产品全流程,关注淀粉类、蛋白类等易违规添加的高风险食品。

检测仪器

主要检测设备包括: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甲醛衍生化比色分析)
- 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荧光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用于甲醛痕量检测
- 离子色谱仪(测定亚硫酸盐含量)
-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辅助判断蛋白质异常变性)

检测方法

现行主流检测技术包括:
1. 分光光度法:通过乙酰丙酮衍生反应,在412nm波长处测定甲醛吸光度,检出限可达0.1mg/kg
2. 液相色谱法:采用2,4-二硝基苯肼柱前衍生,C18色谱柱分离,检测时间15-20分钟
3. 气相色谱-质谱法:顶空进样结合SIM模式,可实现0.01mg/kg级高灵敏度检测
4. 离子色谱法:通过碳酸盐淋洗液分离亚硫酸根离子,电导检测器定量分析

检测标准

我国现行检测标准体系主要包括:
- GB 5009.34-2022《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 GB/T 21126-2007《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 SN/T 3857-2014《出口食品中甲醛的测定》
- NY/T 1723-2009《食品中甲醛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
检测过程中需严格执行GB 2760-2014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确认检测结果需满足甲醛不得检出的要求(LOD≤1.0mg/kg)。

上一篇:除虫菊素(除虫菊素I和除虫菊素II)检测 下一篇:植物源性食品粗蛋白质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植物源性食品次硫酸氢钠甲醛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