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植物源性食品干物质、水分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植物源性食品的干物质和水分含量是衡量其品质、保质期及加工适应性的关键指标。干物质是指食品中除水分以外的所有固体成分总和,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及矿物质等;水分含量则直接影响食品的微生物稳定性、贮藏性能和感官特性。例如,水分过高可能导致霉变,而过低则可能影响口感。因此,检测这两项参数对食品生产企业、质检机构及科研单位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食品安全、优化生产工艺的基础环节。
在植物源性食品检测中,干物质与水分检测通常以以下形式呈现:
检测过程中需使用仪器以确保数据准确性:
主流的检测方法包括:
适用于大多数固态植物源性食品:将样品切碎后称重,置于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计算失重百分比。需注意避免样品焦化或挥发性成分损失。
针对含挥发性油脂或高糖样品(如香辛料、果脯):利用甲苯共沸原理分离水分,通过水分接收器读取体积,适用于易焦化物质的检测。
基于碘与二氧化硫的定量反应,特别适用于液态或半固态样品(如果汁、酱料),检测下限可达0.001%,但需严格排除环境湿度干扰。
快速无损检测技术:通过建立样品光谱与水分/干物质的数学模型实现在线分析,广泛应用于谷物、茶叶等大批量检测场景。
检测需遵循以下标准以确保结果可比性:
检测过程中需注意:样品需充分均质化;干燥温度和时间需根据不同样品特性调整;仪器需定期校准(如天平精度验证、烘箱温度分布测试);平行试验偏差应小于1%。采用标准物质(如NIST水分标准品)进行方法验证可有效提升数据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