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 > 化工实验室 > 化工产品

植物源性食品干物质、水分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5-15 20:05:28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20:05

植物源性食品干物质、水分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植物源性食品干物质与水分检测的重要性

植物源性食品的干物质和水分含量是衡量其品质、保质期及加工适应性的关键指标。干物质是指食品中除水分以外的所有固体成分总和,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及矿物质等;水分含量则直接影响食品的微生物稳定性、贮藏性能和感官特性。例如,水分过高可能导致霉变,而过低则可能影响口感。因此,检测这两项参数对食品生产企业、质检机构及科研单位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食品安全、优化生产工艺的基础环节。

检测项目与核心指标

在植物源性食品检测中,干物质与水分检测通常以以下形式呈现:

  • 干物质测定:通过计算样品在特定条件下干燥后的剩余质量占比,反映食品固形物总量;
  • 水分测定:依据质量损失法或化学反应法,直接测定样品中游离水及结合水的总含量;
  • 水分活度(Aw):部分检测体系会结合水分活度仪,评估食品中微生物可利用的水分状态。

常用检测仪器与设备

检测过程中需使用仪器以确保数据准确性:

  • 烘箱(干燥箱):采用恒温干燥法去除样品水分,配备精密天平称量干燥前后质量;
  • 卤素水分测定仪:基于热失重原理,通过红外加热快速测定水分,适用于批量样品检测;
  • 卡尔费休水分仪:利用电化学反应测定微量水分,对高油脂或含挥发性成分样品具有优势;
  • 微波水分分析仪:通过微波能量快速蒸发水分,适用于在线检测和高频次实验需求。

检测方法与操作流程

主流的检测方法包括:

1. 直接干燥法(GB 5009.3)

适用于大多数固态植物源性食品:将样品切碎后称重,置于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计算失重百分比。需注意避免样品焦化或挥发性成分损失。

2. 蒸馏法(甲苯法)

针对含挥发性油脂或高糖样品(如香辛料、果脯):利用甲苯共沸原理分离水分,通过水分接收器读取体积,适用于易焦化物质的检测。

3. 卡尔费休法(GB/T 6283)

基于碘与二氧化硫的定量反应,特别适用于液态或半固态样品(如果汁、酱料),检测下限可达0.001%,但需严格排除环境湿度干扰。

4. 近红外光谱法(NIRS)

快速无损检测技术:通过建立样品光谱与水分/干物质的数学模型实现在线分析,广泛应用于谷物、茶叶等大批量检测场景。

国内外检测标准体系

检测需遵循以下标准以确保结果可比性:

  • 中国标准:GB 5009.3-2016《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2016《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 标准:AOAC 925.10(水分测定)、ISO 6496:1999(动物饲料水分检测方法可参考);
  • 行业规范:NY/T 2016-2011《水果及制品中干物质含量的测定》等针对特定品类的细化标准。

质量控制与误差控制

检测过程中需注意:样品需充分均质化;干燥温度和时间需根据不同样品特性调整;仪器需定期校准(如天平精度验证、烘箱温度分布测试);平行试验偏差应小于1%。采用标准物质(如NIST水分标准品)进行方法验证可有效提升数据可靠性。

上一篇:植物源性食品粉类磁性金属物检测 下一篇:油酸、硬脂酸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植物源性食品干物质、水分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