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纺织品耐干洗,色牢度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在纺织品加工与使用过程中,耐干洗色牢度是衡量面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干洗作为高端服装和特殊材质织物的主要清洁方式,对纺织品的色牢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若色牢度不足,会导致衣物在干洗过程中褪色、串色或污染其他物品,不仅影响产品美观,还可能引发消费者投诉。因此,耐干洗色牢度检测成为纺织企业、质检机构及品牌商关注的焦点。该检测通过模拟实际干洗环境,评估纺织品颜色在化学溶剂、机械摩擦及温度变化下的稳定性,为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及标准符合性提供科学依据。
纺织品耐干洗色牢度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核心项目: 1. 颜色变化:评估纺织品在干洗后与原样的颜色差异,通常通过色差仪量化分析; 2. 沾色情况:检测干洗过程中染料是否迁移至相邻织物或溶剂中; 3. 材料形变:观察干洗后织物的收缩、起皱或强度变化; 4. 机械损伤:如纤维断裂、表面磨损等物理性破坏。
检测过程中需使用设备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 干洗试验机:模拟商业干洗机的运行条件,控制温度、转速及溶剂类型; - 测色仪(色差计):通过CIE Lab色空间计算颜色变化值(ΔE); - 摩擦色牢度测试仪:评估干洗后织物的沾色程度; - 电子天平:精确称量溶剂与试样的比例; - 恒温烘箱:用于试样干燥处理。
耐干洗色牢度检测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1. 试样制备:将待测纺织品与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形成组合样; 2. 溶剂处理:使用四氯乙烯或石油系溶剂,按标准比例加入试样; 3. 模拟干洗:在试验机中设定温度(通常30-50℃)、时间及机械作用参数; 4. 干燥与评级:取出试样后烘干,采用灰卡或仪器比对颜色变化及沾色等级; 5. 重复测试:部分标准要求多次循环以模拟长期使用效果。
国内外主要标准体系包括: - ISO 105-D01: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纺织品色牢度测试通用方法; - AATCC 132:美国纺织化学家与染色家协会标准,侧重干洗后颜色稳定性; - GB/T 5711:中国标准,规定耐干洗色牢度的测试流程与评级方法; - JIS L 0860:日本工业标准,强调溶剂类型与机械作用的匹配性。 检测结果通常分为1-5级,5级表示色牢度佳,1级为严重褪色或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