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纺织品缩水率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纺织品缩水率是衡量面料在洗涤或使用过程中尺寸变化的核心指标,直接影响服装、家纺等产品的尺寸稳定性和消费者体验。缩水率过高会导致衣物变形、接缝扭曲等问题,进而引发退货或品牌信誉损失。因此,在纺织品的生产、贸易和质量控制中,缩水率检测已成为强制性检验项目。尤其是对于棉、麻、羊毛等天然纤维及其混纺织物,因其易吸湿膨胀的特性,检测更为关键。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测流程,企业可优化生产工艺,选择合适后整理技术,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
纺织品缩水率检测通常包含以下核心项目:
1. 经向缩水率(纵向尺寸变化率)
2. 纬向缩水率(横向尺寸变化率)
3. 面积缩水率(综合经纬向变化的整体指标)
4. 扭曲度(织物在洗涤后发生的扭转变形程度)
部分高端检测还会评估多次洗涤后的累积缩水效应。
实现检测需依赖设备:
• 水洗试验机:模拟标准洗涤程序的工业级设备(如Wascator)
• 烘干设备:包括滚筒烘干机、平板压烫机等不同干燥方式
• 精密测量系统:激光测距仪、影像分析仪或专用缩水率测量台
• 恒温恒湿箱:提供标准测试环境(ISO 139规定20±2℃,65±4%RH)
辅助工具包括标记模板、耐洗标签笔及数据记录系统。
主流检测流程包含五个阶段:
1. 预处理:样品在标准环境中平衡24小时以上
2. 标记测量:按ISO 3759规定制作基准标记矩阵
3. 模拟洗涤:根据产品用途选择水温、机械作用强度(如ISO 6330的4N程序)
4. 干燥处理:可选悬挂晾干、平板压烫或滚筒烘干等指定方式
5. 终测量:使用非接触式测量技术记录尺寸变化
整个流程需重复3次以验证数据稳定性。
行业遵循的标准包括:
• ISO 6330:2012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 GB/T 8629-2017 纺织品 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 AATCC 135-2018 织物自动家庭洗涤尺寸变化
• JIS L 0217-1995 纤维制品处理记号及其试验方法
不同标准在水温、洗涤剂用量、干燥方式等参数设置上存在差异,需根据目标市场选择对应标准。
终缩水率计算采用公式:
缩水率(%)=(L0-L1)/L0×100
(L0为原始尺寸,L1为处理后尺寸)
合格判定需同时满足:
- 单件样品各方向缩水率≤标准限值
- 同批次样品数据离散系数<15%
企业应建立三级预警机制,当缩水率接近标准临界值时启动工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