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纺织品耐洗牢度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纺织品耐洗牢度是指织物在洗涤过程中抵抗颜色脱落、沾色或物理性能变化的能力,是衡量纺织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消费者对服装功能性、环保性和耐久性要求的提高,耐洗牢度的检测成为纺织品生产、贸易及质检环节的核心内容。耐洗牢度不合格的纺织品不仅会影响产品美观,还可能因染料脱落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引发皮肤过敏等健康问题。因此,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评估纺织品耐洗牢度,对保障产品质量、提升品牌信誉及满足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纺织品耐洗牢度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1. 颜色变化:洗涤后织物的颜色褪色或变暗程度;
2. 沾色程度:洗涤过程中染料对其他织物或材料的污染情况;
3. 纤维损伤:洗涤后织物纤维的强度、弹性等物理性能变化;
4. pH值稳定性:洗涤后织物酸碱度的变化对皮肤的影响。
完成耐洗牢度检测需依赖设备:
- 耐洗色牢度试验机:模拟标准洗涤条件,控制温度、转速和洗涤剂浓度;
- 标准光源箱:用于评估颜色变化的均匀光照环境;
- 分光光度计:精确测定洗涤前后的色差值(ΔE);
- pH计:检测洗涤液的酸碱度变化;
- 摩擦色牢度仪:评估洗涤后织物的摩擦脱色情况。
通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标准洗涤程序:根据ISO 105-C06或AATCC 61标准,将样品与标准贴衬织物置于含洗涤剂的溶液中,在特定温度和时间下进行机械洗涤;
2. 试样准备与干燥:洗涤后样品经漂洗、挤干后平铺晾干或烘干;
3. 颜色评级:使用灰度卡或仪器对比未洗涤与洗涤后的色差,按1-5级评定(5级为佳);
4. 沾色评级:通过贴衬织物的沾色程度判断染料迁移情况。
主要检测标准体系包括:
- ISO标准:ISO 105-C系列(通用);
- AATCC标准:AATCC 61(美国纺织化学家与染色家协会);
- GB/T标准:GB/T 3921(中国标准);
- JIS标准:JIS L0844(日本工业标准)。
不同标准对洗涤温度、机械作用力及评级方法有细微差异,企业需根据目标市场选择适用标准。
通过系统化的检测流程和严格的标准执行,纺织品耐洗牢度检测能够有效保障产品品质,助力企业规避贸易风险,并推动行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