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 > 化工实验室 > 化工产品

墨层上光后印面耐磨性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5-15 13:08:31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13:08

墨层上光后印面耐磨性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墨层上光后印面耐磨性检测的重要性

在印刷行业中,墨层上光工艺是提升印刷品表面光泽度、保护图文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步骤。然而,光油与油墨的结合效果、干燥固化程度以及环境因素(如温湿度、机械摩擦等)均可能影响印面的耐磨性能。若耐磨性不足,印刷品在运输、存储或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划痕、褪色甚至涂层脱落等问题,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因此,通过科学检测手段评估墨层上光后的耐磨性,成为印刷品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主要检测项目

墨层上光后印面耐磨性检测通常包含以下核心项目:
1. 耐磨次数:记录印面在特定摩擦条件下出现明显磨损所需的摩擦次数。
2. 磨损面积与形态:通过显微镜或图像分析系统量化磨损区域的面积及损伤程度。
3. 光泽度变化:检测摩擦前后的表面光泽度差值,评估光学性能的稳定性。
4. 附着力变化:验证光油层与墨层在摩擦后是否发生剥离或分层现象。
5. 表面粗糙度:分析摩擦对印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常用检测仪器

为实现检测,需借助以下设备:
1. 磨擦试验机(如Taber磨耗仪、往复式摩擦试验机):模拟实际摩擦场景,通过旋转或直线运动施加标准化压力。
2. 光泽度仪:测量印面摩擦前后的60°或20°光泽度值,对比数据变化。
3. 附着力测试仪(如百格刀、胶带法设备):评估涂层与基材的结合强度。
4. 显微镜与图像分析系统:观察磨损区域的微观形貌并计算损伤比例。
5. 表面粗糙度仪:量化摩擦后表面Ra值(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标准化检测方法

检测需遵循以下步骤以确保结果可重复性:
1. 样品制备:裁切光油完全固化的印刷品,尺寸需符合仪器夹具要求。
2. 测试参数设置:根据标准选择摩擦压力(如500g)、摩擦速度(如60次/分钟)及循环次数(如500次)。
3. 执行摩擦测试:将样品固定于仪器,启动程序完成预设摩擦动作。
4. 数据采集与分析:使用配套仪器记录摩擦前后的各项指标数据,生成对比报告。
5. 结果评级:依据标准分级制度(如1-5级)判定耐磨性等级。

相关检测标准

国内外常用的耐磨性检测标准包括:
1. ASTM D5264:通过泰伯磨耗试验评估涂层耐磨性。
2. ISO 2834-2:规定印刷品表面耐摩擦性能的测试方法。
3. GB/T 7706:中国标准中关于平版印刷品耐磨性的具体要求。
4. JIS K5701:日本工业标准中涂层耐磨性试验规范。
测试时应根据产品用途及客户要求选择对应标准,并严格控制实验室环境(温度23±2℃,相对湿度50±5%)。

注意事项

1. 测试前需确保光油完全固化(通常静置24小时以上);
2. 不同材料(如纸张、塑料膜)的摩擦系数差异需在报告中注明;
3. 定期校准仪器压力传感器及运动机构,避免数据偏差;
4. 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如包装堆码摩擦、人工触摸磨损)设计补充测试方案。

上一篇:耐刻划性能检测 下一篇:纺织品纤维定性鉴别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墨层上光后印面耐磨性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