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聚合甘油三酯/总甘油/甘一酯/甘二酯/甘三酯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甘油酯类化合物(包括甘一酯、甘二酯、甘三酯、总甘油及聚合甘油三酯)是食品、油脂工业及生物化学领域的重要检测指标。它们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油脂、加工食品、化妆品及生物样本中,其含量和组成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及功能性。例如,聚合甘油三酯的检测是评估油脂热加工过程中氧化稳定性的关键指标,而总甘油的测定则能反映油脂水解程度或掺假行为。为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法规要求,建立、的检测方法并配备仪器至关重要。
检测涵盖以下核心参数: 1. 聚合甘油三酯:反映油脂高温处理后的氧化聚合程度,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 2. 总甘油:通过测定甘油总量评估油脂水解或合成反应效率; 3. 甘一酯(MG)、甘二酯(DG)、甘三酯(TG):分析三者比例可监控油脂加工工艺的稳定性,并用于功能性油脂(如中链甘油三酯)的质控。
检测依赖高精度仪器完成: 1. 气相色谱仪(GC):用于游离甘油及脂肪酸的定量分析; 2. 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示差折光或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分离检测不同甘油酯; 3. 红外光谱仪(FTIR):快速筛查聚合甘油三酯含量; 4. 酶标仪:基于酶法反应测定总甘油,适用于大批量样本。
主流方法包括: 1. 气相色谱法(GB 5009.168):通过甲酯化处理测定脂肪酸组成,推算甘油酯含量; 2. 液相色谱法(AOAC 996.06):直接分离MG、DG、TG,准确度高; 3. 薄层色谱-光密度法(TLC):经济快速,适合实验室初筛; 4. 酶法测定(ISO 20938):特异性水解甘油酯后通过酶反应比色定量总甘油。
国内外标准体系为检测提供依据: 1. AOCS Cd 22-91:测定聚合甘油三酯的红外光谱法; 2. ISO 18363-1:2015:LC-MS法分析油脂中甘油酯氧化产物; 3. GB 5009.168-2016: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中甘油酯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4. USP <401>:药典规定的总甘油测定酶法流程。
通过标准化检测流程与仪器联用,可实现对甘油酯类化合物的定量,为食品质量监管、油脂加工工艺优化及生物医学研究提供可靠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