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红外定性和定量分析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红外光谱分析(Infrared Spectroscopy, IR)是一种基于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物质的定性与定量检测。通过测量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可以获取分子中化学键和官能团的振动信息,从而推断样品的化学成分、结构特征及含量。其核心优势在于非破坏性、高灵敏度和快速检测能力,适用于有机化合物、高分子材料、药物、环境污染物等多个领域。
在定性分析中,通过比对样品红外光谱与标准谱库的特征吸收峰,可准确识别物质种类;而定量分析则基于特定吸收峰的强度与物质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结合数学模型计算目标成分的含量。随着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先进仪器的普及,该技术已成为实验室常规检测和工业过程控制的重要工具。
红外分析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检测方向:
1. 有机物结构鉴定:确定未知化合物的官能团(如羟基、羰基、氨基等)及分子骨架;
2. 聚合物材料分析:测定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组成与结晶度;
3. 药物质量控制:检测原料药及制剂中的主成分与杂质;
4. 环境污染物检测:分析水体、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农药残留);
5. 食品添加剂分析:快速筛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化学成分。
核心仪器包括:
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采用干涉仪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和快速扫描特性;
2. 红外显微镜:实现微区样品(如细胞、颗粒物)的原位分析;
3. 衰减全反射附件(ATR):适用于液体、胶状样品无需前处理的直接检测;
4. 便携式红外光谱仪:用于现场快速筛查,如文物鉴定、危化品检测。
常用方法分为定性与定量两大类:
定性分析:
- 谱图比对法:通过谱库搜索匹配特征峰(如1600 cm-1处的芳香环C=C振动);
- 特征峰识别法:结合吸收峰位置、形状及相对强度判断官能团类型。
定量分析:
- 标准曲线法:建立目标物浓度与特征峰吸光度的线性方程(需验证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 内标法:引入稳定内标物(如KBr压片中的特定峰)进行信号校正;
- 多变量校正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如PLS)处理复杂混合体系光谱数据。
国内外常用标准体系包括:
1. ASTM标准:如ASTM E1252-17(通用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2. ISO标准:如ISO 13884:2003(动植物油脂红外光谱检测);
3. 药典方法:《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401规定药品红外鉴别流程;
4. 环保标准:HJ 834-2017(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红外检测技术规范)。
实验需严格遵循标准要求,包括样品制备(如KBr压片法)、仪器校准(波长与强度验证)、背景扣除及数据解析流程,以确保结果的可比性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