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血培养仪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血培养仪检测是现代临床微生物学诊断血流感染的核心技术,通过自动化监测系统快速、准确地检测血液样本中的病原微生物。作为败血症、菌血症等危重症的关键诊断手段,血培养检测能够识别病原体种类及其药物敏感性,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与传统手工培养相比,自动化血培养仪采用连续监测技术,通过检测微生物代谢产生的CO₂浓度变化或荧光信号改变,显著缩短阳性报警时间,平均检测周期可缩短至12-48小时,极大提高了临床诊疗效率。
血培养仪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1)需氧菌与厌氧菌的分离培养,采用双瓶系统(需氧瓶/厌氧瓶)同步培养;2)真菌检测,特别针对念珠菌属和隐球菌属等致病性真菌;3)分枝杆菌专项检测;4)阳性标本的快速鉴定(MALDI-TOF质谱联用);5)抗生素敏感性试验(AST)。部分高端仪器还能进行细菌负荷量评估和耐药基因快速筛查。
通用的自动化血培养系统主要包括:1)BD BACTEC™ FX系列:采用荧光增强技术,配套树脂中和抗生素;2)BioMerieux BacT/ALERT® 3D:基于颜色感应器检测CO₂压力变化;3)VersaTREK® 系统:通过监测气压变化判定微生物生长;4)国产迈瑞BC-6800:采用光散射检测技术。这些设备均配备多通道检测模块(40-240瓶位不等),支持连续装载和实时监测。
依据CLSI M47-A标准,规范操作包括:1)严格皮肤消毒后采集双侧双瓶(需氧+厌氧)血样,成人采血量8-10mL/瓶;2)立即送检并上机培养,延迟不超过2小时;3)培养参数设定:35±1.5℃,需氧瓶震荡培养,持续监测5-7天;4)阳性报警后15分钟内转种平板,进行革兰染色初报;5)阴性报告需完成终末盲传。新型快速检测方案采用分子诊断技术(如FilmArray BCID2),可在阳性报警后1小时内完成40余种病原体鉴定。
血培养检测需遵循ISO 15189和WS/T 503-2017标准:1)每月使用ATCC标准菌株(如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验证仪器性能;2)培养瓶验收需检查有效期、真空度和培养基颜色;3)污染率控制在<3%(CLSI标准);4)持续性质量指标包括采血量达标率(≥95%)、双套送检率(≥80%)。新EUCAST指南强调对特殊耐药菌(如VRE、CRE)的专项监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