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 > 化工实验室 > 化工产品

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测定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4-29 19:31:00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19:31

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测定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测定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液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是血浆中重要的凝血因子之一,由肝脏合成,在凝血级联反应中发挥核心作用。FIB含量测定是评估凝血功能、诊断出血性疾病及血栓风险的关键检测项目。正常成人血浆FIB水平通常为2.0-4.0 g/L,异常升高可能与炎症、感染、心血管疾病或恶性肿瘤相关,而降低则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肝硬化或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通过FIB检测,临床可指导抗凝治疗、手术风险评估及预后判断。

检测项目与适应症

FIB测定属于凝血功能常规检测(凝血四项之一),主要适用于以下场景:术前凝血功能筛查、不明原因出血或血栓的病因分析、肝病患者的凝血状态评估、DIC的早期诊断与动态监测,以及抗凝治疗(如肝素、华法林)的效果跟踪。此外,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患者,FIB水平变化可提示血栓风险。

检测仪器与技术

现代临床实验室多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FIB检测,常见设备包括:

  • Sysmex CS系列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 Stago STA-R Evolution
  • Werfen ACL TOP系列

这些仪器通过光电比浊法或磁珠法测量凝血时间变化,配合专用试剂实现快速、的FIB定量分析。

主要检测方法

FIB测定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Clauss法(经典凝血法)

通过添加过量的凝血酶使血浆凝固,记录凝固时间并与标准曲线比对计算FIB浓度。此方法特异性高,是WHO推荐的标准方法,但受抗凝剂和异常纤维蛋白原影响。

凝血酶原时间(PT)衍生法

基于PT检测结果通过公式推算FIB含量,适用于常规筛查,但准确性低于Clauss法,尤其在低值范围易出现偏差。

免疫比浊法

利用FIB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浊度变化进行定量,灵敏度高,可检测异常纤维蛋白原,但成本较高。

检测标准与质量控制

FIB检测遵循标准化要求:

  • ISO 17593:2007(凝血试验实验室指南)
  • CLSI H21-A5标准(凝血试验校准与验证)
  • 中国《WS/T 359-2011 血浆凝固实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指南》

实验室需定期进行室内质控(IQC)和室间质评(EQA),包括使用标准血浆校准、验证试剂批间差及仪器精密度。低值(<1.5 g/L)和高值(>5.0 g/L)质控品需每日检测,确保结果可靠性。

上一篇:火灾探测器冲击试验装置长度检测 下一篇:机械震动试验装置长度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测定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