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 > 化工实验室 > 化工产品

紫外(UV)吸收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4-23 19:39:38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19:39

紫外(UV)吸收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紫外(UV)吸收检测的原理与应用

紫外吸收检测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紫外光选择性吸收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环境监测及食品安全等领域。其核心原理是:当特定波长的紫外光(通常为200-400nm)通过被测样品时,具有共轭结构或芳香环的化合物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导致光强度衰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A)与物质浓度(c)、光程(L)及摩尔吸光系数(ε)呈正相关关系,即A=εcL,从而实现目标物的定量分析。

主要检测项目

紫外吸收检测在多个领域的关键应用包括:
1. 水质监测:检测水中总有机碳(TOC)、硝酸盐、苯系物等污染物
2. 药品分析:测定维生素、抗生素、生物碱等药物的含量与纯度
3. 生物分子检测:DNA/RNA定量(260nm)、蛋白质浓度测定(280nm)
4. 化工过程监控:跟踪反应体系中关键成分的浓度变化
5. 食品安全:检测防腐剂、色素等添加剂残留量

核心检测仪器

现代紫外检测系统主要包含以下设备: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配备氘灯光源,波长范围190-1100nm,支持扫描与固定波长检测
2. HPLC-UV联用系统:液相色谱与紫外检测器的组合,用于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
3. 微孔板阅读器:高通量检测96/384孔板样品,适用于生物实验室
4. 在线UV监测仪:实时监控工业流程中的关键参数,如COD检测

标准化检测方法

常用检测方法遵循以下步骤:
1. 样品前处理:过滤、稀释或萃取去除干扰物质
2. 波长选择:根据目标物的大吸收波长设定检测参数
3. 基线校准:使用空白溶剂进行仪器归零
4. 标准曲线法:配制系列浓度标准品建立定量关系
5. 数据分析:通过软件计算样品浓度并验证线性范围(R²≥0.995)

与国内检测标准

紫外吸收检测须符合以下标准体系:
1. 药典标准:USP<857>、EP 2.2.25、ChP 0401规定药品检验方法
2. 环境标准:EPA 415.3(TOC检测)、HJ 636-2012(水质总氮测定)
3. 食品安全:GB 5009.268-2016食品中多种添加剂的UV检测方法
4. 仪器校准:JJG 178-200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
所有检测需进行方法验证,包括精密度(RSD<5%)、回收率(95-105%)等关键指标。

质量控制要点

为确保检测准确性,需控制:
1. 光源稳定性:定期更换氘灯(建议1500小时)
2比色皿匹配性:同一组皿透光率差异<0.5%
3. 温度控制:保持25±1℃以避免温度漂移
4. 背景干扰校正:采用双光束设计或基质匹配法
5. 标准物质溯源:使用NIST或 认证的标准品

上一篇:色泽(化学性能)检测 下一篇:引流接管管抗变形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紫外(UV)吸收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